在3月15日播出的央视315晚会上,暗访记者曝光了互联网平台普遍存在的刷单现象。刷单屡禁不止的症结在哪儿?电商平台该如何打击刷单?3月16日,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表示,刷单在内部被称为“虚假交易”,从这个叫法就能看出,淘宝从不承认这种形式的交易。刷单最大的危害是给消费者造成一种误导和欺骗,制造店铺虚假繁荣,这跟虚假广告类似。
据新华社报道,淘宝早就意识到,刷单是对整个平台诚信经营氛围的威胁,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虽然有些误入歧途的卖家在刷单,但如果淘宝不治理,这对服务优质、诚信经营的卖家就是不公平。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郑俊芳表示,淘宝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已经达到万亿级,根本看不上这点虚假数字。我们会主动剔除刷单产生的GMV,刷单产生的交易量一律清零。真正能够所谓“得利”的是那些刷单平台和公司,还有类似YY/QT/微信群主。
现在刷单俨然已成为社会乱象之一。从早年的玩游戏“刷级别”、看电影“刷票房”,唱歌“刷榜单”,到如今电商刷单,还有近期在线旅游、团购网站也被曝存在刷单乱象、销量数据造假……淘宝今天花重金、出台最严的标准在治理打击刷单,但是从客观上讲,很难在根本上杜绝刷单行为和欲望,它无处不在,正在侵蚀各行各业。
郑俊芳表示,淘宝对卖假货、刷单等现象一直是“杀无赦、斩立决”。跟刷单团伙斗争多年,建立了不同的兵种协同作战。例如搜索事业部,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算法模型和人工巡查方式,对一些不良商家不断变换的“虚假交易”行为建立起全交易链监控。
难点在于刷单已经在电商平台之外,形成了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比如刷手是通过QQ群、QT语音群、微信群、空包网、YY语音聊天室等其他工具联系。物流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所以淘宝积极联手中通、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请他们在内部告示,禁止受理淘宝、天猫平台商家炒信快件,希望能把整条刷单链路的各个环节切断。
淘宝也一直在配合公安、工商打击刷单团伙。
在2016年2月15日至3月15日的一个月内,因为涉嫌刷单问题,有22万多个卖家被淘宝处以“降权”的处罚。“降权”意味着这些店铺完全得不到展示机会,与卖家被降权同步处理的是,39万多个相关刷单的商品也被降权,与之相关的销量也被清零处理。同时,有严重刷单行为的6000多个卖家被封店,1万多个卖家被处以不同程度的扣分处罚。
但平台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电商平台没有执法权,关停一家店的成本很高,但刷单者可能另开一家新店又卷土重来。工商部门现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工商配合非常积极,但是面对刷单者也找不到强有力的执法处罚依据和有效震慑手段。
淘宝也在积极推动立法,希望司法系统能出台司法解释,尽早作出判例,共同净化社会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