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看重的是校园文化
《财经时报》:您刚才说到学生来自全球,那么港大的教授是否也具有全球性?
黄依倩:港大的教授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只来自美国,50%的教授是非亚裔的教授,港大不看国籍,只看你是否在这个专业非常优秀。比如有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教授,他在宪法方面非常突出,帮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 写宪法。
《财经时报》:在港大的网站上能够看到HALL文化,这是怎么回事?
黄依倩:我们的不足是学校小,面积不够大,在市中心。但是我们也不愿意搬个新校址而与过去的历史割裂。港大强调宿舍不是单纯住的地方,它是一个文化的聚合。宿舍打破一切界限,打破年级,打破专业,如果你是中文一年级学生,那么你的同宿舍可能是化学三年级。当然会有交流的障碍,但要打破障碍,才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欣赏各种各样的文化。
每个宿舍的文化是不同的,有的宿舍是热爱音乐的,有的是热爱旅游的,进哪个宿舍你自己去竞争,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宿舍,我们的宿舍很难竞争,进哪一个宿舍都要过五关斩六将,但是我们保障每个非港学生有一个宿舍的位置。相对来说,宿舍的费用也比较低,全年8000港币。
美国的思想库哈佛大学
在美国历史上,哈佛培养出众多成就杰出而举世公认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等。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几乎所有的革命先驱都出自于她的门下,她被称作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先后诞生了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获奖者,他们的一举一动决定着美国的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
它以超越实用性的长远眼光致力于文理融合的“通才教育”,致力于唤起对新思想新事物的好奇心,鼓励自由探索、自由审视、自由创造,并因此而奠定了它的名望和深厚根基。20世纪80年代,哈佛拒绝授予里根总统荣誉博士学位一事便显示了这个看重自由和创造的伟大学府十足的底气。
赋与法国高贵气质的巴黎大学
历史悠久的巴黎大学,称得上现代大学鼻祖。它还一开始就以国际性面对世界。即使在当今世界也弥足珍贵的世界主义,早期就从这里发散出去,但它同时又以“传播法兰西精神最活跃的发源地”而著称。巴黎市享誉世界的特征——最富世界性,又最具法兰西的民族性——正是由巴黎大学熔铸出来的。
推倒欧洲精神壁垒
博洛尼亚大学
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作为法学院诞生之初,就以富于使命感的形象出现于世。早期,她致力于使罗马法重放光芒,让古罗马文明光照人间,这种努力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到来做了准备;当意大利处于豺狼包围中之时,她又站在斗争前沿,正如意大利民族诗人卡尔杜齐所说,“在战火中,在博洛尼亚争取自由的斗争中,人们听到了法学教授用拉丁文发出的呼号”;上世纪末,欧洲联合的事业艰难曲折,她又在1988年九百年校庆之际起草和发起了签署“欧洲大学宪章”,宪章不仅重申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重申大学的崇高使命——维护人类精神文化价值、创造和传播知识,还高举欧洲联合的火炬,呼吁推倒精神壁垒,实现欧洲科学文化一体化,推动欧洲古老的联合梦向现实迈步。 (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