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他到了另外一位熟人介绍的广告公司里面做Flash动画,“做动画蛮合我口味的啊。”张希跑到广告公司准备大展拳脚。
一进去“公司”,一种受骗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竟是一间私人作坊!6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就那么3、5个人,前面40多平米的房子是“设计室”,后面一张帘子隔着就是休息室,几个人累了就在休息室横七竖八的倒下……张希不好意思拒绝,干了一个 多月,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字:走!
第四次尝试:网络管理考了证件再出击 成败至今未可知
末了,主考官说,一个月内等通知吧。张希觉得自己有六七成的把握,可是听到这句话还是比较心烦。
经过三次失败以后,张希重新审视自己,把目标紧紧锁在网络这块。他开始努力考证,狠狠卸掉“专业不对口”的包袱。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兴奋地说,网络管理员已经考过了,接着马上就要冲刺“网络工程师”,有了两个硬招牌,信心好像也翻了倍,
最近一家汽车杂志公开招聘网络管理员,张希应聘了。
“你读土木的怎么转行了啊?”这个问题他再熟悉不过了,对答如流。
“现在做网页最好用的软件是什么?”他也顺利地回答上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面试中,他感觉“勉勉强强过关吧。”
“没办法,这个公司人工高,福利好,而且全都按照《劳动法》去做,还是要给点耐心等啊。”张希说,“毕竟是人家在挑我啊!”
皇帝女也愁嫁 名校生遭冷遇
“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的日子就像妈妈过着退休生活一样。”——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周静文
前脚跨出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周静文,后脚踏进了广州市高校指导中心办理失业登记。“我读名校我怕谁!”曾经给周静文带来无比的荣耀与骄傲,然而当她回到广州找工碰了一鼻子灰时,这句话便成了她的包袱。她感慨地说:“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的日子就像妈妈过着退休生活一样。”
外地名校毕业生 回穗就业遭冷遇
小周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虽然还算不上是国内大学中的名牌,然而就凭它在2006中国大学排名榜上雄踞第七位的光辉历史来看,也足以称之为国内大学的“贵族”了。可是“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小周回广州后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婆家”。“我们学校在武汉可是响当当的学校,可谁知回到广州就不值钱了。”周静文说,4年前的高考她以高分考取这所大学,并满心欢喜地勾画自己的未来。可是在外遨游4年后的舒坦,使她归巢就业时步履维艰:身处外地的她错过了广州去年12月最大型的招聘会,而且“省外重点大学毕业生回到广州后不吃香,有些招聘的企业居然不知道我们学校。”她闷闷不乐地说。而让人忧心的是,像她这样读名牌大学现在还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并非少数,据说他们班就有10多名同学还在寻觅中。“也有人比较脆弱的,找工作碰壁一两次就马上转投公务员和考研大军中,不过我觉得这样逃避现实到头来是两头空。”她说。
不过班上也有一些同学找到工作。小周说,班里一些对就业地域无要求的同学,或是苏州或是杭州,总之只要不往京深沪穗挤的都能找到工作,但是她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在外面读大学可以,可是如果真要发展,还是广州好。”在小周的心中,武汉虽然也是大城市,可是和广州还是没得比。“况且,妈妈已经退休,我还是应该留在父母身边尽尽义务。”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呼吁、指引毕业生走出大城市,可是对于很多广州籍毕业生来说,这里是他们的根,坚守这里理所当然,而且他们在这块沃土看到的希望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
小周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她说本来就业门路是很开阔的,可没想到就在“我是女生”这方面吃了大亏。用人单位设置性别障碍,几次三番把她拒于门外。而最让她无奈的是,考官几乎每次都问她有没有工作经验,“我刚刚毕业哪有工作经验呢?”对此她虽然不解但毫无办法。
找工艰辛史
企业食言工作泡汤 气愤之余登记失业
在找工的过程中,小周也曾停下步伐驻足当起了一阵子老师。今年6月,她在一个补习班担任辅导老师,为初三学生补习数学。待遇还不错,每月月薪有3000元,而且还是多劳多得,薪水还有上升的空间。可是面对这个“笋盘”,她毅然放弃,原因是“休息时间不稳定,一周工作六天,而且一个女孩子晚上上班很不安全。”就这样,她上班不久就辞职,自那一刻起,她再次成为“无业游民”,重投找工大军。
日前,记者跟随小周面试,体会到她找工作的辛酸。
今年7月初,小周接到一家医疗公司的面试通知,便欣然前往。作为“面霸”(面试较多者)的她虽然身经百战,对面试毫无惧色。不过对于这份还算“合眼缘”的工作,决心打起十二分精神,隆重其事起来。整个晚上她由电脑作伴:上网查公司的资料,准备面试时可能问到的问题,最后在不知不觉中睡去。第二天,她自觉有点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