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雇主开五万年薪聘请大学生保姆
大学生零工资观念病态 就业心理浮
七成大学生接受零工资 劳动部门:
病态:近七成大学生愿零工资就业
大学生零工资观念病态 就业心理浮
女大学生应聘成人展礼仪小姐因胸
大学生救人溺亡 获救者家属一直不
一名86岁老翁跳入5米多深河流救起
以诚心换真心 感情留住四川高校大

广州近3成大学生离校前未定工作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10 17:36:40 来源:信息时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谢乐每天都会上网投简历,寻找工作机会。 巢晓 蔡俊 摄

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让人仿佛感到这股“毕业等于失业”的寒风已
经刮到了名牌大学的家门口。郭柯堂 摄(资料图片)

今年,在广东就业的大学生超过历史性的30万。根据记者从广州市人事局、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取得数据显示,在今年3万多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中,离校前处于未就业状况的学生数目为8600人,占学生总数的近三成。迄今为止,登记未就业的应届大学生达到4730人。

根据政策,这些孩子都有望享受政府提供的就业资助,和民政部门即将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然而,天之骄子怎会落得如此田地?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深入探究不同学生找不到工作背后的原因。明天,本报仍将继续推出教育、人事、劳动、民政等权威部门对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政策解读。

应届生谢乐薪水要求降到1500 四个月还是找不到工

天河棠下成排成列的出租屋内,广州某知名高校中文系2006届毕业生谢乐蜗居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内。今年6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她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目前,她已经在网上投了100多份简历,赶了近10场招聘会,可简历命中率不到一成,薪水从预期的2500元降到1500元。

“再低我根本就不能在广州待下去。”说时,这个来自潮州的女孩一脸茫然了。

第一次尝试:音响杂志工作两个多月 只拿到700稿费

“本来想着自己学了4年中文也该有用武之地了,可是他们对文字的要求并不高,对音乐的素养却很注重。但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那些动辄上百万元的音响啊。”

谢乐也曾满怀希望地努力过,满以为能在一家杂志社做下去,可是没想到被“黑”了。今年4月,她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了一家音响杂志社当编辑。谢乐说,她在学校4年根本没有积淀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心里面鄙视这种有钱人的玩意儿,不由自主地产生抵触心理。

然而,为了生存,她还是勤勤勉勉地去做:翻看音响工具书籍、做音响测评、学音响的专业英语……苦练两个月已经逐渐上手,准备向领导提出转正申请。可正在此时,领导一句“实在不知道把你放在哪里。”让她彻底懵了。随后,谢乐自动辞职了。杂志社说:“我们只当你是实习生,没有见习工资。”据理力争之下,她也只拿到700元稿费。

第二次尝试:香港某报以为去做记者 谁知要拉广告

“这个……平时接触得不多……”谢乐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7月16日,香港某报社广州记者站让谢乐去面试,于是回了潮州老家休整的她匆匆赶回广州。面试就在报社一间办公室里面进行。记者记录了面试过程。

“谢乐!”助理从面试室里出来,对着外面喊——终于轮到她了。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谢乐对此再熟悉不过,那几句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你是来应聘记者的吧?”考官问。

“是的,我曾在多家媒体实习,积淀了较好的新闻素养。这是我实习时发表的文章,您看看。”谢乐指了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文章。

“嗯?是吗?”考官没正眼瞧她的文章就甩下一句:“刚才许多来应聘的记者都是名校的。你会拉广告吗?”

谢乐不会。

“我们需要这方面的人多一点。你不够1米6吧?我们要求应聘女生身高是1米6以上的。”考官突然说了一句。

“嗯。”谢乐嘀咕着:简历上也写了我的身高,你知道不够格干吗还让我来面试?

末了,考官说,你很不错,经验丰富,很有做记者的潜质。可要是你能拉广告就好了,先回去等我们通知吧。

“那就等于没戏了。”谢乐对记者说。“通常最后他夸你是给你台阶下,其实已经不要你了。要是肯试用的话绝不会夸你的,免得让你骄傲。”

第三次尝试:广告公司工资仅1200元 而且啥都不包

谢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租房子平摊500块,吃饭300块,还有200交通和手机费用,杂七杂八的还没有算进去……她无奈地回绝了。

三天后,谢乐接到一家广告公司面试通知——这回是广告文字编辑,总算有点对口。“谢乐整个晚上没离开过电脑半步,一直在搜索该公司的资料.“了解多一点心里好有个底。”随后,她又频频打电话给朋友:“这间公司声誉怎样啊?我大概要价多少才合适呢?”得到的答案是:在业内声誉还比较好,要价2000左右应该没问题。

面试开始了,以往通常是一个一个轮流来,可这回却让她们同时进去。公司的问题是:“身边的亲人是怎样评价你的?”“你对时尚了解多少?”“你对广告了解多少?”“你认为中国的社会分层是怎样的呢?”,等等。她自认为每次都回答得简练且切中要害:“对手似乎回答得不够我好。”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5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教育部严禁高校扩招:擅自招生不予电子注册
下一篇文章郑渊洁谈教育:这是个禁忌崩溃的年代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