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的青春电影总是围绕着校服、高中、劈腿、堕胎、车祸这类字眼展开,高重复度性一直备受观众和网友吐槽。但是,青春的故事并非千篇一律,因为青春里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电影《左耳》中,选择用诗意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别样浓烈的青春。
苏有朋的整个青春岁月都在忙碌的演出、通告中度过;他的17岁,有别于我们。所以,《左耳》中的青春故事,于他而言是相当陌生的。然而,作为导演的他,选择用诗意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别样浓烈的青春,可不可以把这当作是苏有朋逆青春的一种叛逆与挑战?
苏有朋节制而平缓的镜头下,吧啦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人惊吓不小。又玩车祸这个老梗,能换点新鲜的不?有这样一个故事,女孩二十岁生日那天,就在大学校园门口发生了车祸。从此,她的生日,成为了她的忌日。这个故事,足够矫情了吧。然而,它确实就在我的身边发生过,真实而残忍,让人宁愿相信这只是矫情的胡诌。黎吧啦的车祸,当然不是随意的胡诌。这个鲜活生命的消亡,带给影片中太多人巨大冲击,刺激着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青春时期的死亡,更是让人叹息不已。
《左耳》中的青春故事 青春并非矫情的胡诌,下页更精彩
疼痛、迷惘或许都是青春的一部分。当年正值青春的我们,总是任性地装扮成大人,自以为是地鄙视着残酷的生活,放肆着短暂的青春。那时的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只有疼痛,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这文艺般的矫情想法,有没有戳中年少时的你?但是,银幕外不再青春的我们,不停嘲笑着银幕里男孩女孩的幼稚行为;殊不知,那正是年少无知的青春写真。当长大后的我们以另一种心境重新审视那些过往,才知道那个手忙脚乱、敢爱敢恨的自己是那么真实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