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7日下午三点,苏有朋执导的电影处女作《左耳》票房已突破两亿元。这个票房数字,电影花了大约3.5天的时间去完成。而早于《左耳》一周前上映,同样是改编小说、带有“青春印记”的电影《万物生长》周日单日票房为490万,票房累计为1.36亿元。两者的成绩都有一点出乎业内的意料———在《速度与激情7》称霸中国电影票房半个月的时间里,《左耳》的票房是出乎意料的好,但《万物生长》的表现却是让人跌眼镜的。
同属国产青春片,同是畅销小说改编,同样口碑都相当堪忧,为何是导演、演员都属影坛新丁、牌面稍弱的《左耳》能如此勇猛?南方都市记者昨天就分别跟北京、广州南北两地几位院线经理聊一聊,也向艺恩咨询要来一些数据。显然,感怀青春这事儿,不论是演员阵容还是观众群,都已经在更新换代。
谁在更给力地缅怀青春?
关注《左耳》的人更年轻,“买票的学生显然更多”
关注《左耳》的和看《万物生长》的观众群体是否一样?根据艺恩EFMT电影营销智库昨日向南都记者提供的一份两周内微博用户关注两部影片的人群分析看,两部影片的微博用户群体在性别分布和学历分布上基本一致,大学群体最多占比均达86%。但在年龄分布上能看出明显区别,关注《左耳》和《万物生长》的群体集中在20-29岁,占比70%、75%,而19岁以下群体占比为21%、16%,前者受众群体比后者要更为年轻一些。
《左耳》青春印记不在有界限 谁更给力缅怀
南都记者昨日亦分别截取了两部影片在上映前后三天(即上映前一天、上映首日、上映后一天)影片相关主创在微博上的宣传,发现《左耳》在微博上受关注度明显高于《万物生长》。尽管两部影片主创几乎是“全员出动”为影片积极发声,但是从评论、转发、点赞数看,《左耳》的热度明显高于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