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使用铀的天然氧化物,可以追溯到公元79年以前。当时氧化铀被用来为陶瓷上黄色的彩釉。1912年,牛津大学的R. T. Gunther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波希里坡海角(Cape Posillipo)的古罗马别墅中,发现了含1%氧化铀的黄色玻璃。
从欧洲中世纪晚期开始,波希米亚约阿希姆斯塔尔(既今捷克亚希莫夫)的居民就使用哈布斯堡银矿中提取的沥青铀矿来制造玻璃。19世纪初,人们所知的铀矿仅在以上的地点。铀可用来生产核武器
铀元素是由德国化学家马丁·克拉普罗特发现的。1789年,他在位于柏林的实验室中,把沥青铀矿溶解在硝酸中,再用氢氧化钠中和,成功沉淀出一种黄色化合物(可能是重铀酸钠)。
克拉普罗特假设这是一种未知元素的氧化物,并用炭进行加热,得出黑色的粉末。他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新发现的元素,但其实该粉末才是铀的氧化物。他以威廉·赫歇尔在八年前发现的天王星(Uranus)来命名这种新元素,而天王星本身是以希腊神话中的天神乌拉诺斯命名的。同样地,铀之后的镎(Neptunium)以海王星(Neptune)命名,其后的钚(Plutonium)则以冥王星(Pluto)命名。
开采出的铀矿石
1841年,巴黎中央工艺学校(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s Arts et Métiers)分析化学教授尤金-梅尔希奥·皮里哥把四氯化铀和钾一同加热,首次分离出铀金属。19世纪时人们不意识到铀的危险性,因此发展了各种铀的日常应用,其中包括历史流传下来的陶瓷和玻璃上色。1896年,亨利·贝可勒尔在位于巴黎的实验室中,使用铀元素发现了放射性。贝可勒尔将硫酸铀钾盐(K?UO?(SO?)?)放在照相底片上,并置于抽屉当中。取出之后,他发觉底片出现了雾状影像。他得出结论,铀会发出一种不可见光或射线,在底片上留下了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