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牵引的列车先从金银滩驶向西宁,然后转上兰青铁路过黄河到兰州,再折身驶上兰新铁路进入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奔驰。一路上,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心被揪得紧紧的。驾驶机车对我来说并不难,难就难在既要限制行车速度,又要保证准点到达目的地。
近2000公里啊,谁能保证在当时既无速度表又无测速仪的情况下,列车速度能始终控制在时速50公里?谁又能保证在起伏连绵的西北高原行车、上下坡道时不产生任何碰撞?为此,我只有凭着多年驾驶机车的经验,靠自测和目测仔细观察速度,每时每刻在心中计算着。几天后,列车终于行驶到了终点--通往罗布泊的那条200余公里秘密军用铁路线上的一个车站。指挥部电告:前方车站一切准备停当,列车进站时必须一次性对好目标线停车,要尽量减少运动碰撞。指挥部特别指出:列车必须一次性停好,不得二次启车。
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必须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计算出制动力、制动距离,还要考虑风力造成的误差问题,一点都马虎不得。其中最后拉刹车的那一下关系特别重大,搞不好就会前功尽弃。
我也知道,各级领导、部队首长,还有很多人都来到了车站,都在密切注视着即将进站的列车。但是,此刻我已无暇多想,只能在心中默默念叨着,握闸把的手汗津津的,微微颤抖,心里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列车慢慢接近车站,在机车大灯的照射下,我看到了黑压压的人群等候在月台上。列车冲过道岔进了站区。我双目圆瞪,开始撂闸(即刹车)了,刚才还呼啸着的列车渐渐慢了下来,我的心也在一点点抽紧。
列车咯吱吱地滑向月台,我仿佛看见了人们的目光审视着机车。我握闸的手一点点地加力,机车的车轮刚滑到停车标志处,我用尽全力将闸把牢牢拉住,随着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列车准确地停在了标志线上。
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领导才告诉我,说当时那趟车拉的就是原子弹。我问领导为什么不早说,他们说也是刚得到的消息。我忽地明白,是啊,如果当时知道拉的是原子弹,还能应对自如吗?如今,我已经是78岁的老人了,那段甜蜜的往事,依然如同发生在眼前,让我激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