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盘点国产59式坦克的发展 曾装上120毫米主炮(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6-22 11:46:25

  59式中型坦克坦克的出现不仅仅是实现了中国国产坦克零的突破,还一举使我国装备的坦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是开创了59系列坦克这一庞大的武器家族!其意义非比寻常!

  1979年,根据我军边境作战中发现的问题,617厂科技人员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进行了改进设计,在59式中型坦克基础上安装了外置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弹火控系统、转向液压助力系统、热电偶传感器的自动灭火装置、车体两侧增加了橡胶屏蔽裙板(有的未装、伪装天线、机油失压报警装置和便于开启的圆型安全门等等新型装置。

  经过改进的坦克与59式中型坦克相比,缩短了火炮射击瞄准时间,提高了火炮首发命中率、防护能力,在机动性、降低乘员疲劳程度、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较59式中型坦克均有较大提高,并为老产品的改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0年完成设计定型,1984年12月生产定型,命名为59-1主战坦克,以装备中国部队。识别特征为:车尾增加了一个200升的备份油箱,左翼子板上增加了一个红外大灯,备用履带板由左翼子板移到车身上前甲处。

  经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59式和59-1式主战坦克所安装的100mm线膛炮现已能够发射钨头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钨头穿甲弹初速为1435m/s,直射距离1640ram,穿甲威力有很大提高。

  1981年,科技人员对59-1主战坦克又继续进行了改进,研制出后来被定名为59-2的新型主战坦克。在59式主战坦克上用具有自紧身管的105毫米线膛炮。

 

 

国产59式坦克集群

  代替100毫米线膛炮,配备了新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能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50毫米/30度的均质钢装甲板,大大增强了坦克的火力。该坦克弹药基数由34发增加到38发,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填火控系统,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操纵装置和粉末冶金刹车瓦制动带。

  战斗舱内安装了新型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采用双光谱光学探测器,能在几毫秒内探测到破甲弹穿透的信息,数十毫秒内抑制住油类引起的爆轰,有效防止二次效应引起坦克爆炸,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生存能力,其总体性能较59-1式主战坦克有很大提高。

  59B坦克外表面涂防红外侦察涂料实施伪装防护,并用新型VRC-8000型电台代替了A220A电台,用VIC-1车内通话器代替了A-221车内通话器,通话距离由16公里增大到到30-35公里。当年,在上述几方面该坦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9-2式主战坦克保留了59-1式主战坦克上若干成熟的改进项目,总体性能较59-1式坦克有很大提高。该坦克1984年12月设计定型,1982~1985年生产,装备了挂胶履带板,改善了坦克在公路上的行驶能力。

  120毫米滑膛坦克炮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战坦克上使用。现役第三代主战坦克中,除前华约(前苏联)使用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外,其它国家几乎都是120毫米坦克炮。

  近十几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120毫米坦克炮的研制,到90年代中期推出了可使用北约标准弹药的120毫米坦克炮,并用该炮成功地对59式坦克进行了改造,并将改进型命名为59·120A主战坦克。

 

 

国产59式坦克集群

  我国的120毫米坦克炮主要由滑膛身管、横楔式炮尾和炮闩、筒型摇架、节制杆式反后坐装置、身管热护套等部件组成。为了能够顺利安装在现有坦克上对关键零部件均采用了高强度炮钢材料,身管还采用了新的设计理论及自紧工艺,使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结构紧凑,外形接口与100毫米及105毫米线膛炮基本相同。

  该炮全重2600千克,其结构特点是简单紧凑、工作可靠、使用操作方便,但具有更大的威力。在发射钨合金脱壳穿甲弹的情况下,弹丸初速1680米/秒,穿甲弹千米立靶密集度为0.25米×0.25米,可在2000米距离穿透550毫米均质装甲靶板。该炮也可发射北约标准的120毫米口径的各种弹药,如美系列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等。弹药的装填方式为人工或自动装填。

  而对59式坦克的改装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并通过了技术鉴定。该车主要改装内容是将100毫米坦克炮换装为120毫米坦克炮;用简易火控系统代替了简易瞄准系统,也可根据需要采用稳像火控系统;将单向炮控系统改为双向炮控系统;将车长白光观察镜改为昼夜观察镜;更换了电台;增加了发电机的功率;对全车弹药进行了重新布置;增加了转动地板。

  改进后的59式坦克样车保持了原59式坦克的外形,机动性也与原59式坦克相当。但是由于将100毫米火炮更换为120毫米火炮,并用双向机械简易火控系统和双向炮控系统代替了简易瞄准系统和单向炮控系统,因此改装后59式坦克的火力威力及火力机动性大大提高,可在2000米距离击穿世界上现役的大部分第三代主战坦克,并具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同时坦克的整车综合性能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改进后的59式坦克的乘员还是4人,战斗全重为36.5吨,原59式坦克的战斗全重是36吨。120毫米坦克炮的高低射界为-5°~+18°,方向射界为360°,射速为6~8发/分,弹药基数30发,只比原59式坦克少了4发。静对静时,在2000米距离上对固定的2.3米×2.3米坦克靶的首发命中率大于50%;静对动时,在2000米距离上对横向运动目标(速度为20~30千米/小时,2.3米×4.6米坦克侧面靶)的首发命中率大于55%。辅助武器和机动性等方面与59式坦克相同。

  在这次成功的改进之后还有一部分59式坦克为了出口而使用50倍径125毫米滑膛炮进行改装,其生产代号为BK1990型,正式名称则是59-120B型主战坦克。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变换,59式坦克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不仅仅只有我们谈到的这些,还有很多诸如59式(双稳)中型坦克、59-2式指挥坦克(BWl20B)、59式扫雷坦克、59式改进型中型坦克(BKl940)等,另外,在它的底盘上,还发展了好几种变型车,如64式重型履带牵引车(WZ411)、64式中型坦克牵引车(WZ652)和73式中型坦克抢救牵引车(WZ651)等。甚至其衍生型号69、79也都拥有庞大的家族。

  可以说从59式坦克问世以来,就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撑起了自己的那一片天,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坦克工业从无到有的辉煌进步,对它最好的形容就是那句著名的“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甚至现在在网络游戏中59式都赢得了“超级取款机”的绰号,可见它还能继续在身边陪伴着我们。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