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海军上校詹姆斯·法内尔今年早些时候从太平洋舰队情报主管的位置上退休,他对中国海军今后15年的发展作出明确预判。
与其他与会者一样,他也指出中国的造舰能力会日益增强,模块化建造力量持续提升,机器人技术与虚拟三维会在制造中得到应用,海军会越来越偏好质量不断提升的本土设计。他说:“今后15年中国海军还会持续扩张。”近海积极防御、远海行动与善意部署活动都会增加。
中国海军潜艇,注意左上角的094核潜艇
中国海军会更有能力安排突发调动,航母战斗群会完成组建并投入部署,弹道导弹潜艇巡逻会增加。法内尔说,为此,中国海军会新增99艘各类潜艇、4艘航母、102艘驱逐舰和护卫舰、26艘轻型护卫舰、73艘两栖舰和111艘导弹艇。法内尔估计,到2030年中国海军舰船总数将达415艘。
法内尔认为,水面战斗力量的增长是中国海军的关键优势,特别是新型驱逐舰“旅洋”III级052D型——“一个扭转乾坤的角色”的装备,还有“江凯”II级054A型护卫舰的数量不断增加。
052D并排停放
法内尔在会后说:“旅洋III级驱逐舰装备有垂直发射系统、‘鹰击’-18(反舰巡航导弹)和主动式雷达系统,虽然恐怕还不能与‘宙斯盾’相抗衡,不过对中国海军来说已经够先进的了。我想他们很满意,所以才扩大生产——这种舰船使他们能够把掌控力拓展到第一岛链以外。”
法内尔还注意到,中国海军持续向西印度洋派遣护航力量并取得成功。第一批护航力量是在2008年底派遣的,目前正在开展第20次护航任务。报道称,许多与会者注意到中国改进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晋级094型核潜艇)的研制,预言2016年就可能进行首次威慑性巡逻。但许多发言者认为这款新型潜艇的整体性能还有待改进,特别是动力工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