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称中国可能为联合研发的重型直升机选择乌克兰发动机
据俄罗斯媒体5月22日报道,俄罗斯官员声称国家航空工业不再依赖乌克兰发动机的言论结果证明为时过早。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可能成为俄罗斯和中国重型直升机研制项目的同等参与伙伴,而且选择权首先取决于中国用户。
乌企业可能提供同样供应给米-26的D-136发动机。虽然基辅官方已经划清界限,声称不会参与这个项目,而且俄副总理罗戈津不久前也反对乌方参与,但是俄消息人士和专家认为,在中俄重型直升机联合研发的第一阶段,离开西奇发动机公司的参与将会非常困难。“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总经理米赫耶夫5月21日宣布,乌克兰发动机制造商西奇发动机公司可能参加俄中重型民用直升机的研发。现在已经批准了项目“路线图”,确定了项目参与者,即中国中航直升机公司、“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米尔设计局和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后者将供应D-136发动机。
米-26直升机
各方将在三方模式下成为同等参与的伙伴,但是直升机的设计和制造将由北京负责。米赫耶夫指出,正是中国,而不是俄罗斯,将直接讨论和乌克兰的合作。直升机生产合同应当在今年年底签署。
“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向媒体明确指出,发动机供应商的选择权和最终决定权在中国伙伴手中。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对此拒绝发表评论。但是乌克兰国家出口管制局局长捷列先科5月21日晚否认了乌方参与该项目的消息,声称上述见解是再次企图利用媒体诋毁乌克兰经济活动主体的声誉。
“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和中航直升机公司从2008年起开始进行先进重型直升机研发项目的合作谈判。今年5月根据俄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谈结果,双方签订了在此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
供应给米-26的D-136发动机
双方联合研发的直升机将针对中国市场。根据俄罗斯媒体掌握的情报,在设计过程中,直升机类型可能发生变化,它将会变得稍微轻一些,因为“38吨的重量被认为过剩”。
但是,一名接近乌克兰政府的消息人士向媒体表示,发动机合同暂时尚未签署,谈判正在继续。一旦签署,可能不会被认为是军事合同。主要合作伙伴和主要谈判代表仍将是中国,而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曾经打算向中国供应俄罗斯以前采购的产品。因此基辅停止与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的决定不应当限制这种供应。但是,现在由于“一切都浮出了水面”,这项发动机合同还是有可能会被撕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