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湾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媒体再三追问下,终于再次表态无意争夺2016大位,尽管还不能视作最后定局,但凸显其参选意兴阑珊。朱立伦选和不选,似乎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国民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2016年,打赢一场必输的选战。
台湾2016年的大选,尽管民进党唯一参选人蔡英文隐然以准当选人的姿态,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但不到最后一刻,谁输谁赢,都尚在未知之列。充满变量和未知才是民主政党轮替的精彩之处。但整体气势远低于民进党的国民党阵营,破釜沉舟,做最坏打算,有最好努力,也不失为一种开低走高、哀兵必胜的策略。尤其是,假如朱立伦放弃竞逐2016,这种准备就显得更有必要了。
先分析朱立伦的选与不选。如果朱立伦全力竞选,能够赢得2016,但立法院如果不能获得大多数,其执政仍会十分艰难。国民党在马英九第一任期立法委员占有绝大多数的时候,其在立法院的影响力也已经不敌绿营的少数派,2016在铁定立法委员席次减少的情势下。其执政效果也更可想而知。2016年台湾大选民调支持度
何况,目前来讲,朱立伦和蔡英文的民调支持率尚在调查误差之外许多。参选的话,朱立伦参选输赢都可能会让国民党失去最后一个大都会。缺席2016,显然并非朱立伦怯战,而是参选之后,对国民党的2016年选举结果,和更长远的布局更好还是更坏等综合考量。如此,国民党必须有打赢一场必输选战的准备。
朱立伦表态无意争夺2016大位
蓝营之内,除却朱立伦之外,能够和蔡英文更为接近的政治人物直到目前尚未浮现。即便已经有的民调显示,最接近的王金平,吴敦义,洪秀柱。其民调分别是,若蔡英文与王金平对决,蔡英文同样获得四成二民众支持,但支持王金平的人为二成八,蓝绿差距拉大为14个百分点。若蔡英文的对手为吴敦义或洪秀柱,则蔡英文都能以近六成左右的支持度保有绝对优势,支持吴敦义或洪秀柱的比率各占一成四及一成二。上述种种,也都是必输之局。在必输之局的考量下,排名最靠前的王金平绝非最佳人选,除非其代表国民党参选能够有一半获胜的几率。这不仅仅是其年龄问题,而且其和马英九之争和在立法院的长期表现。对蓝营中的一些是非观念的冲击,对国民党有意和无意的伤害已经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