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感染了梭状芽孢杆菌( C-difficile)的女士在接受了粪便移植手术进行治疗之后,体重飞速上涨难以控制,而捐献粪便的人本身就是一位肥胖者。
粪便移植手术(FMT)是一种通过移植正常人的粪便到患者肠道内,重建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孢子菌,会引起人体肌肉和软组织感染、肠道疾病和神经中毒性疾病,常伴随严重的腹泻和休克等症状,如不进行及时治疗,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粪便移植的目的就是通过移植粪便将有益菌群带到患者肠道内,抑制有害菌群如梭状芽孢杆菌群的生长和繁殖,恢复肠道菌群正常结构。然而,临床治疗中一些新的案例和研究报告指出,在进行粪便移植时,如果粪便捐献者处于肥胖状态,将会对接受粪便移植手术的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这位女士接受了粪便移植手术来治疗肠道细菌感染
根据病例报告,这位32岁的女性病人在2011年接受粪便移植手术时体重处于正常水平,她的BMI指数为26,而正常的BMI指数为25。在她接受粪便移植手术后,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她肠道内的梭状芽孢杆菌已经得到抑制,病情大大好转,肠道内菌群处于平衡状态。但是16个月之后,这个病人的体重开始极速上涨,她的体重从2011年的9.5英石(约60.33千克)上涨到了12英石(约76.2千克),BMI指数涨到了33,根据医学标准进行判断,她已经处于肥胖状态。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来自布朗(Brown)大学沃伦阿尔伯特(Warren Alpert)医学院的科琳?凯利(Colleen Kelly)医生说他们正在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将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是否是该患者体内被移植来的有益菌群造成了她身体代谢紊乱,体重异常增长。
医生调整了她的饮食结构并安排她进行运动后她的体重仍在不断上涨
此前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他们把肥胖型小鼠和非肥胖型小鼠的肠道菌群分别移植到两组非肥胖型无菌小鼠的肠道,2 周后发现,被移植肥胖型小鼠肠道菌群的无菌小鼠,比起另一组小鼠体重有所增加,这说明小鼠体重的增加可能归因于肠道菌群的不同。一些医生据此判断该患者体重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移植了肥胖者的粪便到了患者的肠道内。然而也有一些人对该患者体重上涨的原因持有不同意见,他们指出这位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还曾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幽门缠绕杆菌感染,因此还需要考虑抗生素对人体代谢的影响以及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遗传因素等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