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社会追踪>

日本终于认清实力差距 看中国烽火军用卫星

来源:米尔网 时间:2015-04-09 12:21:22

  中国宇宙的军事开发:进步迅速 成果惊人

  日本媒体刊登了日本军事评论家野木惠一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宇宙军事开发》的文章,文章称,一直通过自力更生开发运载火箭的中国,现在已经是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宇宙开发国。中国对所有与宇宙相关的领域都很重视,但重点却是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和海洋监视卫星,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对抗美国之心

  中国并没有针对军事卫星提出明确的军事计划。在这点上,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俄罗斯军事卫星仍是前苏联以来的宇宙号,被放在与科学卫星和技术卫星相同的框架内。宇宙系列卫星始于 1962年,已经发射了2500颗。 美国有多个系列名称的军事卫星(如DSP、DSCS等),但在发射侦察卫星时,却不特别赋予名字,只能了解到是NRO(美国国家侦察局)多少号卫星,如“大鸟”“ KH-11”等名称都只不过是 外界臆测,而非当局公开的名称。 日本在发射“情报搜集卫星”(IGS)时,会公开计划名称,但对其外观和性能等却进行保密,IGS搜集到的情报和图像也不会公开。

图为高分一号卫星绘制的北京遥感图

  美国国防部每年向国会提交的“中国军力报告”中,会在最新版的“参考文献”中,针对下面这些地球观测卫星,注明其可能是侦察卫星。 不过,2006年以来,中国已经发射了18颗遥感卫星。根据中国公布的数据,遥感卫星的用途是国土资源调查、估算农作物收成、预防自然灾害。 高分系列卫星。2013年4月,中国发射第一颗高分卫星,计划在2020年之前发射14颗。卫星上搭载多光谱照相机。第二颗卫星于2014年9月发射。

高分一号卫星

  快舟系列卫星。“快舟”与其说是卫星名称,不如说是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中心开发的新的小型运载火箭,只不过其搭载的有效载荷也叫同一个名字。

  这种卫星可在发生灾害时,迅速发射升 空,观测地面。第一颗快舟卫星于2013年9月发射,第二颗卫星于2014年11月发射。

  天绘系列卫星。这是一种支援国家测绘局制作国土地图的卫星。2010年8月发射了第一颗,2012年5月发射了第二颗。

  图为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飞天一号”快速响应机动式火箭发射系统模型,可在4小时内从任意地点发射卫星。

  资源系列卫星。这是一种陆地资源探测卫星。自1999年发射第一颗以来,资源一号系列卫星基本每4年发射一颗。另外,2000年开始发射资源二号系列卫星,每2年发射一次。2012年开始发射 三号系列卫星。 海洋系列卫星。这是一种以调查海洋资源为目的的卫星,2002年发射了海洋一号A,2007年发射海洋一号B。2011年,海洋二号A登场。

  这些地球观测卫星中,到底有多大比例是执行军事任务,有多大比例是民用,这点很难去判断。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