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美国解密档案揭1949年美军撤离青岛内幕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3 19:33:12

今年5月25日是美国军事力量撤出中国大陆61周年。1949年5月25日,美军从青岛撤离。那么,在撤出青岛之前,美国如何评估去与留的利害得失?美国都有哪些考量?美国最看重什么?本文作者最近获得的美国解密档案资料,可帮助我们了解有关历史真相。

  1.制衡苏联,美军二战后盘踞青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基于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密约,出兵东北的苏军控制了旅顺和大连,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联的这种地位获得了中方的确认,旅顺军港被中苏两国共同使用,而大连被辟成自由港,苏联拥有相当特权。

  对于苏联控制旅大,美国早有准备,基于全球军事布局需要,美方将目光投向青岛,期待控制青岛,以获得在西太平洋地区对苏联的军事均势。

  作为中国北方海岸的优良军港,青岛不仅军事设施完备,而且战略位置重要。美国驻军青岛,军事力量不仅可以辐射山东半岛而且足以钳制黄海,要制衡苏联在旅大的军事存在,美军进驻青岛可谓最佳选择。

  2.与蒋介石签秘密协定1945年10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在青岛登陆,1945年10月11日至12日,2.7万名美军相继在青岛码头登陆。此后,从1945年到1949年,美军盘踞在青岛达4年之久。1946年5月13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抵达青岛。

  对美军的行动,蒋介石采取许可的态度。这是因为美军进驻青岛,对蒋介石为内战布局有直接帮助。在青岛,美方同意派遣顾问团帮国民党政府筹办中央海军训练中心。此外,美方还对国民党军队在北中国的接收提供运输和护航的支持。

  1945年11月,国民党第八军李弥部便由第七舰队护航在青岛登陆,不仅完成在青岛对日军接收,而且沿着胶济线控制相关城市。随后,美军又陆续护送国民党军在青岛登陆,使其有力量得以打通胶济线。

  1946年11月,美国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自此美方在青岛驻军获得国民党政府的正式承认,青岛也自此成为美军在远东的主要海军基地。对美蒋间这一协定的潜在同盟意义,美国合众社当时的报道说得简单直白:“一旦发生战争,美国与中国将共同使用青岛基地。”

  3.美方想不到国民党军表现糟糕1946年6月,中国全面内战爆发。让美方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支持的国民党政府战场上的表现每况愈下:先是雄心勃勃地发起全面进攻,继而不得已采取重点进攻,最后竟是困守在几个大城市,完全失去战略上的主动地位。

  就山东而言,1947年3月至4月,胶济线再次被解放军切断。到1948年初,在整个山东半岛,国民党方面只剩下济南和青岛两座孤城。作为美方抗衡苏联的基地,青岛也开始暴露在解放军的兵锋之下。在这种情况下,美方不得不思考是否撤出青岛。

  根据美国已解密的档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nscll、nscll/1、nscll/2和nscll/3等档案,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相继解密,后归入“美国政府解密档案·政治类”,编号nnd822900),可知美军方、安全部门、外交部门都对此进行过多次探讨。

  美方对自己在青岛的驻军十分重视,认为青岛不仅是国民党海军的一个训练中心,而且是美方抗衡苏联的重要据点。因此,美方即便认为国民党方面的青岛防卫力量靠不住,但也不能轻易放弃青岛。另外,鉴于美方支持“友好邻邦”的姿态,即便存在中共方面攻击青岛的可能性,美方也不能轻言从青岛撤军。当时,美方相关人员建议,美方往青岛增兵或全部撤离都不符合美方利益,就军事力量而言,作战部队的规模应保持在3600人左右,这是美方在1948年5月的考虑。但由于解放军在该年4月攻取潍县,这使得美国保卫青岛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在nscll的档案里,美方对在青岛预备采取的行动、行动对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影响、行动对美国形象的影响,以及国民党在胶济线主要据点的军事力量都予以详细评估。

  4.美假设解放军进攻青岛的四种处置方案美方认为,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军不仅军事资财损失过大,而且战斗意志丧失,其在青岛的防御力量不足以信任,并且相信解放军已在山东占据军事主动。基于此,美方先假设解放军进攻青岛,并提出了自己的4种处置方案:

  a 对国民党军队提供援助,使其能保卫城市及城郊的设施(飞机场和水上设施)。

  b 不靠国民党方面,由美方单独来保卫重要设施。

  c 一旦需要,将美方人员和设施从国共战争波及地区撤离。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王明在高级党校借苏共大搞宗派斗争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