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解密:古代皇帝如何挑选后宫佳丽进行淫乐

来源:综合 时间:2014-06-15 18:15:57

  古代后宫皇帝跟后妃之间的那些事儿,基本上可以用“夜夜不空过”来概括。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皇帝都因年早逝,而所有的皇帝都是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皇帝的生活吧。

  由于后宫嫔妃众多,帝王淫乐的花样也在翻新。宝历年间唐敬宗李湛特制了一种纸箭,用纸制作箭头,纸箭头里面裹着麝香或龙涎香之类的香粉末。李湛在宫中需淫乐的时候,就把嫔妃们叫来,让她们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他则用这种纸箭射她们,被射中的宫女或嫔妃,身上就会有香粉末沾上,因而浑身散发出浓烈的香味,但不会有任何疼痛感。当时这种纸箭被宫中人称为“风流箭”,宫嫔们都希望自己能被纸箭射中,只有被射中了,才能得到君主的宠幸,才有出头之日。

  元代后妃体制和称谓

  元代最高统治者为蒙古族,所以依蒙古民族的特殊性把皇后称为“可敦”,并保留了“斡耳朵”宫帐制。斡耳朵意为宫殿营帐,每个斡耳朵设有皇后一人,下有若干嫔妃。所以皇帝同时可以有一个、两个甚至若干个皇后。忽必烈在大都城内修筑宫阙,设立四个“斡耳朵”,同时有四个皇后。各斡耳朵都有自己的封邑,元朝每年还以“岁赐”的名义,给各斡耳朵的继承者以大批财富。成吉思汗长孙拔都是当时蒙古除皇帝外最有权势的人。他有26个妻子,每个妻子拥有一座巨大的帐幕,并配置有其他的小帐幕,放在大帐幕的后面,供奴仆居住。每一个大帐幕,还配备有足足200辆骆驼拉的车子(用来装贵重物品和寝具)。在安置帐幕时,拔都正妻的帐幕放在最西边,其他妻子的帐幕按各自的地位依次排好,这样,拔都的第26个妻子的帐幕放在最东边,一个妻子同另一个妻子的帐幕间距离为一掷石之远。所以,这个富有蒙古贵族的妻妾帐幕群看起来就像一座庞大的市镇。

  明代皇妃选用程序

  明代挑选宫女皆奉钦命而行。洪武十四年(1381)皇帝下令从苏、松、嘉、湖等地及浙、赣二省选民间13岁以上、19岁以下的女子以备后宫。明朝天启元年(1621),熹宗将举行大婚,先期选天下淑女年13至16者,有司聘以银币,其父母送之,以正月集京师,集者5000人。皇帝分遣内监挑选美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巡视之,说: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遣回1000人。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者去之,遣回1000人。又使通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去之,去者1000人。明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随后,复使周行数十步,有点像现在的选美选模特一样,目的在于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遣回又1000人,留者仅1000人,皆召入宫,备宫人之选。分遣宫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因此入选者仅300人。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耳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入选者只50人得封妃嫔。其余的只能沦为宫婢或仆役。

  清代后宫制度及选妃程序

  清朝统治者比较了历史上后宫制度的优劣,依照满族习俗制定了清代后宫制度。清初宫闱之中没有位号,仅是循用俗称“福晋”即元代“可敦”的转音。清顺治十五年(1658)后宫方立位号。据《清史稿·后妃传》载:“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妃六人,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从以上简述可以看出,后妃的称谓品级是迥然不同的,可见,到康熙年间,后宫典制才趋于完善。

  清入关后时兴选秀女,其制很严,做后妃的要求更高。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少数从汉族中挑选。咸丰时选过几个汉族小脚秀女,叫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和海棠春,人称四春娘娘。满蒙人年龄在13~16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均须参加阅选。女13岁曰“及岁”,超过16岁曰“逾岁”,逾岁者一般不参选。适龄女因故未参选,则要求在下届参选,否则二十余岁尚不准出嫁,违者将遭到严惩。私结姻者由该旗都统参查治罪。如果是残疾的,则须层层上报户部,经皇帝允许后方可免选。户部掌管阅选大权,由他通告各旗具备清册,准备入选。阅选地点一般在紫禁城御花园举行。引看之日,秀女排列入园,由专人目测阅选,其方式与明代天启年选美大同小异。入选秀女除了备选补充皇妃外,还要赐给一些旁近宗室。凡获得皇帝赐予封号的人,至死不得出宫另嫁。选为皇后者则应通过大婚礼,由大清门、午门入宫,至坤宁宫完婚。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