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论抗美援朝: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

来源:综合 时间:2014-06-14 13:20:03

  “这么一翻,那么一翻,最后还是决定了”

  经历了长期战争生涯的毛泽东深深懂得“出兵”二字的分量,也深知“战争”意味着什么。因此,反复权衡,慎之又慎。毛泽东认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让大家摆足出兵的不利条件,对入朝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作了充分估计和分析。他认为,我们确有困难,出兵确要冒很大风险,一些同志不主张出兵,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是个大国,不打过去,见死不救,总不行。他手上拿着金日成的电报很动情地说:“你们说的都有理,但是别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出兵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毛泽东一生最为艰难的一次决策。20年以后的1970年10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会见金日成时,共同回忆了这段曲折的决策过程。

  毛泽东说:“那个时候,我们虽然摆了5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你不帮助,怎么办啊?不仅你们没有发言权,我们也没有发言权了啊!过去我曾经同跟着你们军队到过南朝鲜的中国新闻记者谈过话。我问他:究竟美国的炮火和空军杀伤力哪个大?据他说,主要杀伤力还不是空军,还是陆军。我说这样就好办了,因为我们没有空军哪,有的只是陆军啊。再有呢,那无非是进去了又被美国人赶了出来。那我总进去跟你打过一回了吧。被你们赶出来回到鸭绿江以西,那以后你美国人占领了鸭绿江以东,他总是不放心的,我们总还可以进去嘛,以后我们两家合起来组织游击队再可以钻进去占领鸭绿江以东嘛。你如果按兵不动,以后就没有理由了嘛!”

  毛泽东还说:“事情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动摇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了,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吧?”

  周恩来说:“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泽东说:“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恩来说:“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援,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泽东说:“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

  这个谈话记录,说明毛泽东和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关于出兵朝鲜的决策是何等艰难!对于抗美援朝的决策,彭德怀曾作过这样的评价:“这个决心不容易定下,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物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历史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正确。”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