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为香港回归探路:撒切尔夫人访华前的接触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00:54:23

柯华大使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英国国旗在香港降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高高升起。我在举行交接仪式的大厅前排座位上,看着眼前的一切正按照事先商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为一个曾经为香港回归探路的人,思绪万千!

  出使英国 了解英方动向

  1978年9月16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来到英国伦敦。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派她的典礼官用一驾四轮马车接我去白金汉宫递交国书。宝马雕鞍,马蹄声声,庄重、显赫,充满皇家气派。然而,我却想起了中国第一个出使英国的郭嵩涛,他和副使刘锡鸿专为“谢罪”而去白金汉宫。郭嵩涛是湖南有名的才子,一向恃才自傲,他是左宗棠的朋友,对于当时炙手可热的曾国藩都不肯买帐,但在国势衰微、朝廷积弱的形势下,不得不低下头来担当去伦敦“谢罪”的屈辱使命。而今天,中国使节在伦敦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礼遇。

  收回香港是一百多年来,所有中国人为之魂牵梦绕、奋斗不息的心愿。出于历史责任感,我十分关注香港问题。特别是受命到英国当大使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统一祖国作为今后三大任务,我馆更加注意英国朝野在香港问题上的动向,报告国内,提供决策的参考。

  我们密切注意英国的动向。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拉汉在访问中国时,曾经说“两三年以后”将是讨论香港问题的适当时候。1979年3月29日,香港总督麦理浩访问北京,向邓小平提出说,由于港英政府批租“新界”土地不能超过1997年,只剩下十八年了。投资者不放心。很明显,在意在试探中国政府对1997年后香港的态度。小平同志告诉他说,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问题本身不容讨论。但是,中国政府会考虑和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中国政府可以明确告诉英国政府,即使那时做出某种政治解决,无非一个是收回,一个是保持现状,不管哪种政治解决,都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请投资者放心。小平同志还指出,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

  我们十分关注英国下院6月13日就麦理浩访问中国进行的辩论。英国外交大臣发言说:香港并非时代的错误产品,而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麦理浩北京之行也并不意味着英国政府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现时还不存在一个“讨论香港问题的适当时机”。

  7月5日,英国驻中国大使柯利达即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关于香港新界土地契约的问题备忘录》,并说中国可以不作答复。这不仅是再次试探,而且想让中国默认英国取消“新界”管治权期限的做法。中国政府以毫不含糊的言辞作出了答复:“奉劝英方不要采取所建议的行动,否则形势将引起中英双方都不利的反应。”

  过去的中国政府,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时候,在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因种种原因而两次失去了收回香港的良机。随着中国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解决香港回归的时机和条件日渐成熟,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有了可能。这时,我领导人及时作了“一国两制”谈判解决“的英明决策。

  1981年初,小平同志指示:香港问题已摆上日程,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态度。请 关部门研究提出方案,并尽快整理出材料,供中央参考。

  中国大使馆将所了解的英国有关情况,向国内提出报告。

  1981年4月3日,小平同志会见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时,郑重地说:我在1979年对麦理浩爵士所说的,是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可以依赖的。请你注意研究我们对中国台湾的政策。我们提出和平统一台湾,台湾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不变,也不降低台湾人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甚至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军队--要求他们的只是取消”国号“、”国旗“。小平同志概括地提出”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1982年4月6日,小平同志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明确地说:中国要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愿意同英国谈判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