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新中国鲜为人知的劫机案:1982年劫持“子爵号”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10 02:01:10

北京航博的“子爵”型飞机

  劫机,时下已成为国际恐怖分子惯用的伎俩之一。

  这是一页已经翻过去20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这桩中国第一起劫机案的详情,特别是英雄们反劫持,与敌长空较量的英勇事迹还鲜为人知……

  这是一起被称为新中国劫机“第一案”的震惊中外的事件!

  这是正义与邪恶在蓝天上的生死搏斗和较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起发生在1982年的劫持专机案,尘封了多年。那些为了祖国的尊严与歹徒英勇搏斗的英雄们血洒“子爵号”惊心动魄的壮举,也沉默了一个年代,不为世人所知晓。直到1990年,有关新闻媒体才就此劫机事件做了有限的报道,揭开了“子爵号”专机被劫案的神秘面纱。

  在英雄们的眼里,那机智勇敢的搏斗、那置生死于度外的壮举都“宛如平常一首歌”。

  可是,共和国不会忘记!

  1982年7月30日早晨,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都市又拉开了喧闹繁忙一天的序幕。时值盛夏,虽是早晨,却也赤日炎炎。8时20分,乳白色的“子爵号”专机,在晨风中静静地停在虹桥机场,宽大的机身上“50258”红色机号在霞光中十分耀眼夺目。应邀前来我国访问的非洲某国陆军总司令m少将率领的高级军事代表团,结束了在沪的友好访问,将乘“子爵号”专机赶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纪念活动。

  8时30分,飞机舱门缓缓关闭。此时,驾驶舱里,驾驶员---空军某部副中队长张景海、副驾驶---空军某部中队长兰丁寿、领航员刘铁军像每次执行重要飞行任务一样,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待起飞命令。9时12分,机场调度室下达了“起飞”的命令,“子爵号”发动、滑行、加速、起飞,像一支银色的利箭呼啸着昂首直刺蓝天。

  9时20分,“子爵号”飞抵江苏无锡上空。就在客舱里的宾主们兴致勃勃交谈的时候,有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自己的座位。那人似乎是漫不经心,但却是脚步匆匆,转眼便溜进了靠近驾驶舱的洗手间。

  驾驶舱里,领航员刘铁军紧张、细心地在飞行日志上记录完飞行的高度、方位、航速、气流变化等数据后,像每次执行飞行任务时一样,他站起身,推开舱门,准备到后舱通讯室向地面指挥报告专机的飞行状态。

  此时,在前舱洗手间门缝,一双贼眼闪着凶光,死死地注视着驾驶舱舱门。当看到有人打开驾驶舱舱门,疾步向后舱走去,他知道这是领航员到后舱报务室向地面指挥报告飞行状态。听到门外脚步声渐渐远去,那人旋即像魔影一样冲进了驾驶舱,“咔嚓”一声反锁死了舱门,把驾驶舱与客舱、后舱完全隔绝了!

  “不许动!立即改变航向,飞台湾桃园机场,出声我就和你们、和机上所有人员同归于尽!快!”那人吼着,歇斯底里。

  张景海、兰丁寿心头一震:“不好,有人劫持飞机!”

  “不许报告!不老实就打死你们!”那人一把扯掉了他们的飞行帽,把惟一可与后舱联系的报话系统卡断了。

  张景海、兰丁寿本能地回过头,他俩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竟会是他?!”原来,劫机歹徒是随团国家某机关保卫干部郑延武。

  “改变航向×××度!”郑延武凶神恶煞,乌黑的枪口颤抖着。

  后舱,这里静悄悄

  领航员刘铁军向地面指挥报告了“子爵号”专机的飞行方位、航线气候、高度等情况后正欲返回驾驶舱。突然,他飞行帽的耳机中传出了张景海令人震惊的声音:“不好,有人劫持飞机!”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