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战争中诞生的王牌空军:抗美援朝中的中国空三师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8 15:10:06

  王海(前一)及王海大队成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空军加速组建新部队的步伐。

  1950年10月5日,由华北军区步兵独立第209师师部及所属625、626、627团整编组建的空军驱逐第三旅在沈阳成立,625、626、627团依次整编为第7、8、9团。旅长方子翼,政委高厚良。

  10月28日,空军驱逐第四旅在辽阳成立,空三旅旅长方子翼及第7团调归空四旅,夏伯勋任代旅长。同年11月7日,奉军委空军命令,将空军驱逐第三旅的番号,改为空军第三驱逐师,夏伯勋任代师长。部队师、团领导机构及其成员绝大部分来自陆军第209师,飞行干部由军委空军司令部调进。飞行员分别来自第4、5、6航校。机务人员来自地面航校和训练大队。其他勤务保障连队,如汽车连、场务连、警卫连等,均由军委空军调进。

  经毛泽东批准,空军部队的番号名称由旅改为师,并规定在番号前不冠驱逐、轰炸等机种名称。1951年2月1日,空军第三驱逐师正式改称为空军第三师。这时,空军已由三团制改为两团制。1951年3月2日,第8团番号改为第7团。

  空三师成立时,共有官兵3183名,其中飞行员59名,地勤人员280名,装备米格15战斗机59架、雅克12通信机2架。

  一、大战前突击训练,空三师付出血的代价

  驱逐第三旅一成立,根据空军党委务必于1951年1月底前完成各项战备工作的要求,在苏联友空军部队指导下,展开紧张的战前训练。经过4个月的紧张突击,全体飞行员在米格15战斗机上人均飞行24小时,初步掌握该机型的驾驶技术,进行了起落,特技,航行,双机、4机、8机、团编队以及攻击、空战等课目,达到简单气象条件下的作战水平,能担负战斗值班任务。

  1951年2月1日,空三师正式开始自己独立组织飞行训练,随时听令开赴安东前线参战。从2月1日到10月20日,在262天里共组织171个飞行日,人均飞行时间68小时30分。

  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在短短两个多月里空三师发生4次机毁人亡的一等事故,飞行员赵抗、赵国亮、陈守春、李学4人牺牲。空三师党委及全体飞行、地勤人员从沉痛的事故中吸取教训,挺起腰杆,继续抓紧训练不放松。飞机备用器材短缺,机务人员就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高压油导管坏了,一时没有备用油导管更换,他们就用钢管代替;刹车片消耗大且供应不足,他们就飞一个起落检查一次。只要能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保障训练顺利进行,增加再多的工作量也毫无怨言。

  同年5月6日,正在朝鲜境内价川开设前指的空四师副师长袁彬调空三师任代师长,后任师长。

  在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简称空联司)的直接领导下,空三师于1951年的4、6、8、9月份分别参加了“集团军进攻战役中空军的战斗行动”战役演习。演习中,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严格按照战前准备、转场、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包括袭击敌机场、争夺制空权、支援陆军突破敌防御地带等)和战术讲评4个阶段进行。特别是第2次演习,是一次具有一定规模的实兵演习,空三师共起飞8批73架次。

  通过4次战术演习,全面锻炼了机关和部队。飞行的再次准备,单机由30分钟缩短为15分钟;野战指挥所在3小时之内可以开设完毕,担任对空指挥;后勤工作也完善了场道检查、油料和氧气化验等制度。

  1951年7月9日,奉空联司命令,空三师7团两个大队、9团1大队进驻安东浪头机场开始实战锻炼。由于连日阴雨,不能升空作战,又于7月30日转回沈阳。这次实战锻炼,虽因气象原因未能战斗起飞,但也使部队组织了一次大战前的机动转场检验,临战准备更加充分。

  为了粉碎美空军的“绞杀战”计划,中国空军从1951年9月起,采取轮番进入,由少到多,以老带新,老新结合,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办法,以师为单位陆续参战。保卫朝鲜北部的交通线,粉碎敌军“绞杀战”图谋,成为空军本阶段主要的作战行动。

  1951年10月21日,在空四师奉命调回二线休整的同一天,代师长袁彬、政委高厚良率空三师50名飞行员,驾驶50架米格15战斗机,开赴安东浪头机场,担任掩护泰川一带新建机场和平壤至安东一线交通运输的任务。

  全师上下认真学习空四师和苏联友空军第324歼击师的作战经验,研究美机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从10月22日到11月3日的十多天里,空三师以大队和团编队飞行,尽快熟悉战区、熟悉作战方案。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