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直接导致日本宣布投降。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1945年,阿诺德所领导的b—29型远程轰炸机部队对日本进行的空袭行动不仅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还促成了轰炸机部队成为美军一支独立的空中力量。
60年前,美同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h·阿诺德组建并领导了一个新编(番)号的航空队,受命指挥b—29型远程轰炸机(绰号为“超级空中堡垒”)执行轰炸日本本岛的任务。阿诺德创建美陆军航空兵第20航空队并开始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轰炸攻势行动,不仅直接导致了日本的失败,而且后来证明,阿诺德等飞行人员为组建独立轰炸机航空队通过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对于空军作为独立军种的诞生起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用。
无数的研究证明,在发展b—29轰炸机航空队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技术和工程问题。关于如何指挥这支轰炸机航空队的材料几乎还是空白,所以执行对日本的战略轰炸行动显得至关重要,至少可以积累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1944年4月4日,美军方最后决定第20航空队由阿诺德直接领导。这个史无前例的安排导致战略空军司令部作为单一/专业兵种司令部在冷战时期直接归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退役空军少将、第20航空队首任参谋长兼飞行计划官汉塞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这是美国空军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阿诺德是一位富有远见的职业军人。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打响的时候,他就预见性地提出研发一种在续航力、飞行速度、载弹量等方面大大优越于b—17、b—24的飞机。1939年11月,他建议研发绰号为“超级空中堡垒”的b—29型远程轰炸机。两个月后,纳粹德国大举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
必不可少的“空中堡垒”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阿诺德就下决心证明无须对日本本土进行地面进攻就可以将其打败,并且相信b—29型机对达成这一战略目标极为重要。美对日宣战后,作为陆军航空兵司令的阿诺德不断地承受着来自罗斯福总统和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的巨大压力。他们强烈要求陆军航空兵的远程轰炸机担负起将日本逐出战局的战略任务。
b一29是——种性能非常先进的轰炸机。它拥有密封增压座舱、复杂精细的火控系统和4台大功率的r一3350型发动机。然而,它也因为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技术问题,使人们对整个研发项目产生了疑问。如果不是因为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的话,b一29型机项目所产生的问题可能会迫使阿诺德延长测试时间甚至会暂时放弃这一计划。面对当时十分严峻的战争形势和来自总统及陆军参谋长的压力,阿诺德只得铤而走险,在严格缜密的测试工作完成之前就命令批量生产这种轰炸机。
二战中,盟国的主要战略目标足打败纳粹德国。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早期作战计划已经将b—29型远程轰炸机纳入厂欧洲战场的整体作战行动,但d1于该型机在研发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作战进程使这些计划悬而未决。为了迅速扭转战局,盟军于1943年5月决定投入更多的力量集中精力打败日本。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1943年作战行动报告,盟军同意“保持并增、强对口持续的压力,以达成不断消减其翠力、夺占其领土并最终迫其无条件投降的战略目标”。
鉴于日本在中国战场上肆无忌惮的攻势行动,罗斯福及其他军政要员越来越认识到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1943年盟国高级领导人会议上,罗斯福总统提议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场上部署b—29型远程轰炸机。阿诺德随后出席了在魁北克召开的“盟军击败日本的空军使用计划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在中国的华中地区部署“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拟定该计划的沃尔福准将强调指出:“b—29型远程轰炸机的续航能力为2400公里,日本所有的主要工业区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实际上,阿诺德早就想将b—29型远程轰炸机的首战用于对日作战。他在1943年5月写给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的备忘录中就写道:“如果我们不将b—29型远程轰炸机的首战用于对日作战,那么其惊人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他坚持认为口本将“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压制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基地”。
直击日本心脏
1943年夏天,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兼美空军第5航空队司令乔治·c·肯尼空军中将对阿诺德提出的作战计划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华盛顿的一些消息人士向肯尼透露说,许多人认为b—29型远程轰炸机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肯尼主张攻击位于苏门答腊和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的炼油厂而不是日本本土的工业区。
肯尼在给阿诺德的电报中指出:“如果你想使b—29型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使用并达成最佳结果的话,西南太平洋地区是理想的选择目标,而且我所领导的第5航空队能够独立完成这一任务。那么,最迟在1944年前,日本将因石油短缺而垮掉。”然而,肯尼却没有机会得到b—29型远程轰炸机,因为阿诺德坚决不同意抛弃他一直坚持的信念——“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应该用于打击日本的心脏。
在1943年底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总统终于批准了向中国和印度部署b一29型远程轰炸机部队的计划。主管计划工作的陆军航空兵副参谋长劳伦斯·s·库特少将于1944年3月向肯尼通报说,罗斯福总统想在1944年5月前将b—29型远程轰炸机部署到位。根据这一计划,b—29型远程轰炸机将部署在印度的空军基地,通过中国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在控制了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后,b—29型远程轰炸机将部署在这儿并从此起飞轰炸日本。
然而,肯尼根本就不认可这一计划。他认为从马里亚纳群岛攻击日本完全是“愚蠢至极的行动”。在部署b—29型战略轰炸机之前,阿诺德认为他已经完全掌握了b—29型远程轰炸机的业务领导权了。陆军航空兵二战时期的历史表明,阿诺德之所以想指挥第20航空队,是因为他此前没有指挥作战部队的经历。在他的回忆录中,阿诺德说他当时并不愿意下这个决心,但是其缺乏在太平洋战区指挥部队的阅历使他不得不亲自指挥b—29型远程轰炸机航空队。
在欧洲战场上,远程轰炸行动也同样产生了组织、指挥、控制方面的问题。阿诺德不想将b—29型远程轰炸机置于麦克阿瑟将军、尼米兹将军或史迪威将军等战区指挥官的控制之下,因为他认为这些人会根据他们自己的习惯去运用这支特种航空兵部队。
在太平洋战场指挥b—29型远程轰炸机部队的柯蒂斯·e·莱迈将军如此解释阿诺德的决定:“阿诺德这样做的结果使我们有了一个不属于任何战区的司令部,这有利于我们从事全面工作。当然,尼米兹将军希望得到他能够得到的一切东西,麦克阿瑟将军也想得到他能够弄到手的东西,史迪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我们却独立于他们的3个战区,并且起到了中心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