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世界工厂”的变迁:从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过度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5 09:49:54

  迄今为止,曾经有几个国家被称作“世界工厂”,或类似的名字。第一个是英国。这是因为英国在18世纪末率先实现了产业革命,在十九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

  第二个有类似世界工厂称号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在19世纪中叶完成了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已经发展成为与英国比肩的工业国。而且,后发优势与泰勒制(科学管理之父美国人泰勒所制定的现代工业管理制度,强调劳动效率)、福特制(福特汽车创始人所制定的生产方式,风靡美国整个20世纪30年代)等工序革新,使美国的制造业具有更大的规模、更合理的分工、产品更为标准化和具有互换性。

  这种强大的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显示了出来。当时英国造的10挺机关枪坏了的话,必须全部拿回工厂修理,而美国造的机关枪可以拆掉其中的1支修好其他9支,而不需要送回工厂修理。战后初期,美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实力君临世界,它的背后是强大的制造业,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体系、优秀的工作母机和面向市场的商品开发能力,都成为战后世界其他国家仿效和赶超的对象。

  现今,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据31%的份额,综合竞争力居世界第一。美国始终把制造业当作“经济实力的脊梁”。其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 近年来,美国制造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美国还出现了硅谷、南加州、波士顿等微小技术领域的六大经济中心。微小技术产业,是由纳米技术、微机电系统等尖端技术开辟出的全新产业领域,是多种学科交融并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高技术产业。到目前为止,美国68%财富来源于制造业。

  第三个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日本。从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开始被称为“世界工厂”。经历了“失落的十年”之后的日本,制造业虽然大量转移,但通过艰苦的企业重组和技术重组,其中的现场制作生产率现在仍然名列世界第一,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日本占了29%。精密仪器和质量控制也是日本制造的强项。日本国民总产值的49%来自于制造业。

  从上面这几个国家的例子可以发现,所谓“世界工厂”一词并没有严格的界定,比较而言的,最初的“世界工厂”更多是相对于“世界原料供给地”而言,而到了日本被称为“世界工厂”时,虽然也肯定了它在制造业方面的强势,但已经含有了相对于“世界消费”而言的意思。一般地说,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世界范围购买原料,向世界范围输出制成品,因而较多地依赖于和平而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

  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世界工厂”就成为国内外描述中国经济的一个常用词。2003年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也称:“中国之于21世纪,已经变得如当年英国(19世纪的”世界工厂“) 之于19世纪。”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在大众视野和学术研究中都还有争议。但是回顾世界工厂的变迁史,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制造业的发达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全部目的。但是这样的评价也无意于折损“世界工厂”的光环。

  【英国:蒸汽时代的“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英国工业中心伯明翰为殖民地提供了种种产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的奴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欣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挡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

  英国排挤了曾经的出口大国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变成了自己的消费市场。兰开夏工业巨子曾经把眼睛盯着中国,并且说,在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如果每个人的衣袖长一寸,就够兰开夏的纺织厂吃一年”。

  有人说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the factory of the world),生产出令整个世界都难以抵挡又望而生畏的大量工业品。但是,这个19世纪历史上的工业国家却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烟囱高耸、工厂林立。

  在17-18世纪,作为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的曼彻斯特、利兹等地,其工业生产仍然是以家庭工业为主的。制造商(manufacturer)在这一时期并不是工业界巨头,相反地,他就是工匠,亦即以自己的双手劳动的人,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他的房屋四周有几英亩大的园地。养一两匹马通常还有一两头母牛、家禽,但没有时间耕种。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