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歼英军坦克营曾让彭德怀难以置信
果然,与敌人不“见面”则已,一“见面”,第50军就打出了让志愿军统帅难以置信的“不俗的战绩”!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战役发起,第50军自茅石洞至高浪浦里地段强渡临津江,战至1951年1月2日,“联合国军”a线阵地被全面突破。
1月2日晚,第50军149师奉命“向高阳攻击前进”。
1月3日19时,第149师446团2营和445团1营分别插入仙游里至梧琴里以西谷地,经3小时激战,一举歼灭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第57团一部和英军第8骑兵(坦克)团直属中队(即1951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的“皇家重坦克营”)全部,炸毁敌坦克和装甲车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2门,毙、伤敌200余人,俘敌少校营长柯尼斯以下官兵227人。(关于被歼英军的番号、被击毁坦克的型号等,我主要依据第50军军史及原志愿军外俘管理处第1团2中队教育中队长苏峥嵘的回忆。最近有网友依据外军史料,提出过某些置疑。见高戈里的博客《壮怀激烈50军2:血肉之躯拼坦克》)
第149师参战的两个步兵营没有任何反坦克火器,打坦克全靠爆破筒和炸药包,爆破筒和炸药包用光了,就用手榴弹,其战斗意志,可见一斑。那一夜,“揭盖盖”的吼声,在谷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不料,我军战史上这绝无仅有的以两个步兵营用简陋的步兵武器歼敌一个坦克营的辉煌战绩上报志司后,却几度遭到质疑。
据解放军画报社离休干部、时任第50军军部摄影记者的胡宝玉回忆,这场战斗结束的第二天,他被军政委徐文烈喊去:“149师歼灭英军皇家重坦克营的战果,我们向‘志司’报告了两次,他们还要我们‘再核实一下’。你马上去战场实地拍一些照片回来。由446团2营派李光禄所在排协助你行动。”
另据时任第149师政委兼代师长金振钟生前回忆,打坦克的战果上报后,军政委徐文烈打来电话:“老总发火了,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
当胡宝玉等拍摄了极有说服力的历史照片,并再次上报查实的战果后,彭德怀等志司首长迅即发来了联名的嘉奖电,并通报全军。
很快,第50军又打出了一个垂名青史的战绩。
就在全歼英军坦克营的第二天,第50军148师442团副团长陈屏率所属第1营,为全军前卫,于1月4日凌晨,率先攻进汉城,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后,击溃担任掩护任务的美1军25师27团1 个营,还抓到了美军俘虏。
我军夺取汉城,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作为耻辱,韩国现代史将这次汉城失守称之为“一四事变”。消息传回国内,北京天安门广场祝捷群众彻夜狂欢。
然而,由于上级没有给第442团1营配备电台,我军攻占汉城的消息,是由当天下午才进入汉城的第39军一支携带电台的侦察队,上报志愿军总部的。
接到志司关于第39军首先占领汉城的通报后,第50军专门向志司首长汇报了第442团攻占汉城的实际战况。包括彭总在内的志愿军总部首长对这支刚起义两年多的新部队,不但一视同仁,而且非常尊重。经过核实,志愿军总部的战役总结以及志愿军首长后来的回忆录中关于率先占领汉城部队的叙述,补上了第50军,并把第50军排在了第39军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