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被低估的50军:从起义部队到朝鲜战场的英雄部队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4 20:42:44

  三、第50军战斗力之潜质及根源

  第50军的战斗力曾被志愿军统帅低估的主要原因,是初战没打好。

  参加第一次战役,担任战役预备队的第50军进入指定战区时,敌之大部已被友军歼灭,没赶上。

  参加第二次战役,第50军又因参战准备仓促、遭敌阻击、行动迟缓和兵力不集中等原因,部队连续三夜扑空,多次错过歼敌的机会。

  我在《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第八章第一节《曾军长负气要当炊事员》,以及《感天撼地50军》中,记述了在第二次战役后的战役总结会上,第50军军部机关干部“发扬军事民主”时“怨气冲天”的牢骚怪话。

  也就是在这次战役总结会后,军党委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作战间隙,在全军上下普遍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思想整顿”,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判右倾思想”,检查“战斗意志和战斗积极性”,总结作战的经验教训。同时,调整了个别“思想右倾”的团以下带兵主官。

  经过整顿,部队求战热潮空前高涨,全军指战员憋足了劲,一定要打个翻身仗!以至于第三次战役发起时,部队战前动员口号竟“牛”得出奇:“敢与敌人见面就是胜利!”

  不少人在研究评说志愿军第50军战史时,常常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史实:第50军基层指战员的主体是国民党起义官兵。在国民党军队,广大士兵群众所受的阶级压迫,骇人听闻。这些起义官兵娴熟的军事技术是国民党残酷的军阀制度训练出来的,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是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整训特别是控诉运动(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军队)激发出来的,是共产党全新的民主制度教育出来的。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这支部队基层指战员非同寻常的战斗力。

  蔡正国就是在此背景下,于第三次战役前夕,由第40军副军长调任第50军副军长。

  对蔡正国历史作用,我在总装备部《神剑》杂志2008年第3期刊登的《屹立云霄--志愿军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牺牲经过》中,记述过当年志愿军第50军司令部两位作战参谋的评价:

  郑竹书回忆说:“蔡副军长来之前,50军在朝鲜战场上缺乏系统的指挥,军部各级人员的作用发挥得也不是很好。自从蔡副军长来以后,全军上下形成系统有效的作战指挥体系,我们这些作战参谋才开始真正进入角色,司守电话,保持与各基层部队的联系,随时了解各部队的战况,编写作战日志。有了蔡正国副军长,曾泽生军长才真正地感觉到50军能打仗了。”郑竹书的这一评价,第50军最后一任参谋长、抗美援朝时任军司令部正连职作战参谋的李文彬,完全认同。

作者: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