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俄“阿尔法”部队战史:执行数百次任务无一失败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4 20:42:45

资料图

  35年前的今天,1974年7月29日,时任苏联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的一纸命令,宣告了这支享誉全球的特种部队的成立,它当时的名称是a小组,记者们习惯称之为“阿尔法”。

  “阿尔法”直接听命于克格勃主席,执行反恐、反颠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指令。35年来,它南征北战,数百次任务无一失败,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1979年攻占阿富汗领导人阿明官邸一役,为“阿尔法”赢得了全球的喝彩。

  1993年,也正是由于“阿尔法”领导人的审时度势、谨慎作为,才避免国家滑入内战泥潭。

  2004年,车臣匪徒劫持杜布罗夫卡剧院观众,2006年,恐怖分子在别斯兰将上千学生俘为人质,解救百姓、立下奇功的仍是“阿尔法”。

  让我们借助曾两度出任这支传奇部队指挥官的扎伊采夫少将的回忆,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针对以色列运动员的暗杀,以及1973年的莫斯科劫机案,令苏联领导人下决心成立一支反恐特种部队。成立之初,其成员仅有30人,到90年代时,官兵人数已突破500,并在若干城市成立了分支机构,武器配备及战术都有了本质的飞跃。

  尽管战功赫赫,但最令我感到自豪的是部队多年来在高加索地区的剿匪行动,这在以前鲜有报道。1988年12月1日,“阿尔法”接到命令,要解救奥尔忠尼启泽市的32名小学生。我们的压力相当大,时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利加乔夫亲自打电话过问,希望所有人质能够毫发未损地救出。我们只能让恐怖分子驾机离开,随后紧追过去,将他们一网打尽,绳之以法。1993年,4名匪徒将顿河罗斯托夫的一班学生扣为人质,战士们经过努力,终于化险为夷。

作者: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