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她的声音胜过十万大军:参加中国抗战的日本女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4 09:32:50

  突然,情急之中的绿川英子想起台上的人可能是政治部的工作人员,她便慌忙地向台上的工作人员伸出求救之手:“快拉我一下!快拉我一下!”楞在台上的几位政治部三厅的工作人员这才猛醒过来,一把把她拉上了台去。一位认识绿川英子的三厅干部向台下骚动的人群大声喊道:“同胞们,她虽然是日本人,但是她是同情中国人民的,她在三厅工作,她是来献金的,我们不应该排斥她,我们应该欢迎她才对呀!”说完,他向绿川英子鞠躬致敬,并接过她手中的戒指举过头顶。  “我代表中国人民向您表示感谢!您是第一个来献金的外国朋友。”台下的人们再次骚动起来,一张张愤怒、惊愕的脸庞霎时变成了赞美和钦佩,人们对绿川英子肃然起敬,随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绿川英子站在台上,不好意思地向下面的中国人民鞠躬致意。尽管绿川英子一再婉言拒绝,但几个好心的青年学生还是坚持把她送回了家。

  另一件事也发生在1939年,时间是在下半年8、9月间。

  绿川英子在大田湾的家距地处上清寺的国际广播电台不远,每天她都是步行上下班。当年的大田湾可是市郊,一条荒僻的小道是她每天的必经之路。一天傍晚,下班后的绿川英子正走在这条小路上。忽然,她觉得背后有几双杂乱的脚步声跟了上来。她回头一望,果然有几个工人模样的人在跟着自己。跑?她肯定跑不过那几个“工人”,叫?荒郊僻壤谁能听见。这时,她突然想起了刘仁那魁梧的身材,于是,她一边大声喊着刘仁的名字,一边向着家的方向跑去。可是,刚跑几步,她就被人从后面推到。跌倒在地的绿川英子从地上摸索着拾起眼镜,转过身来,仰视着几双正在向她逼近的凶狠而冰冷的目光。

  “同胞们!你们……,这是……?”绿川英子用生硬的中国话向他们问到。

  “哼!哪个是你的同胞?”

  “先生,您们……,要干什么?”

  “日本婆娘,东洋鬼子,肯定是个特务!我们要送你上西天!”

  “先生们,请你们别误会……,我是……”绿川英子的话还没说完,一只拳头就落在了她瘦弱的肩上。

  “打死这日本婆娘!”一个工人愤怒地嚷道。

  眨眼之间,她的前胸后背着实地挨了几拳。有一拳正打在女人的要害处,她疼得弯下腰去,曲卷着身子。

  另一个工人夺下她的提包,翻着里面的东西:“看你偷来的情报。”

  “放下,你们给我放下。”提包里有下午刚写好的明天的广播稿和一篇就要完成的文章,要是被他们毁了,明天在播音室里自己拿什么对着麦克风讲呢?绿川英子急了。她奋力冲上前去与之抢夺。可她哪里是那几个“工人”的对手,一个“工人”将她的胳膊猛力拧向后背,疼得她“哎哟、哎哟!”直叫唤。

  这时,另一个工人从包里拿出文稿,结结巴巴地念到:

  敬爱的中国士兵们:

  首先……我向你们致以诚实的敬礼!我老想到前线去,同你们在一起……,拼命地斗争,好打败侵略者。但我又怕你们杀了我,至少要骂我、恨我,因为我是从敌国来的女子……

  假如我有两个身体,我就要到前方的日本军队去,同他们好好地谈谈,不让他们屠杀中国兄弟……假如我有一千只手,我就要到所有的前方去,给你们中国士兵绑一绑受伤的绷带……你们勇敢、顽强地打下去吧!我将在后方用一切方法支援你们!

  你们的日本朋友:绿川英子

  几个人顿时傻眼了。好一会儿才走到绿川英子的面前:“小姐,真是对不住你,我们还以为您是……,快看看打伤哪儿没有?”

  绿川英子宽容地笑了,向他们习惯地鞠着躬:“没什么,没什么。只要稿子在就好,几位大哥你们回去吧。”

  “您先走,我们看着您!”

  “那好吧”。绿川英子忍着身上的疼痛,一步一步地捱回家去。她没有告诉刘仁刚才发生的事情。但是,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早晚她上下班时,就会有那几个工人中的一个,在她身后远远地跟着她,护送她,一直到她离开国际广播电台,参加文工会,搬到歌乐山上为止。

  1940年7月,日本着名反战活动家鹿地亘在重庆发起组织了“在华日人反战革命同盟”,总部就设立在重庆,绿川英子被选举为总部的领导成员。为此,她经常和鹿地亘等人到设在南泉的日本战俘营去,对被中国军队俘虏的日本战俘进行反战宣传工作。同时,她还与青山和夫、鹿地亘等人应邀受聘到国民政府举办的“留日学生训练班”用日语讲课,她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向学生们讲授“对日宣传技术”,深受学生们欢迎。

  1940年9月,国民政府撤销了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重新设立以研究工作为主的文化工作委员会,还是请郭沫若当主任。这时,绿川英子在国际广播电台工作已经两年多时间,她逐渐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与无能,便辞去了原来的对日播音工作,加入了文化工作委员会,表示愿与以郭沫若为首的进步文化人共进退。她在文工会里专门从事对日宣传与敌情研究的文字搜集整理和编写工作,负责文化工作委员会下属的世界语工作室,同时也协助重庆世界语刊物《中国报道》作编辑工作。1940年11月7日,文工会成立的那一天,绿川英子兴高采烈地来到纯阳洞中国电影制片厂礼堂,参加了郭沫若主持的文工会成立的招待会,她在来宾签名的宣纸上,谦虚地用毛笔写下了小小的“绿川”两个字。在这次招待会上,绿川英子得以结识了更多的中国抗战文化名人,为以后的工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以后,她和刘仁就搬到了歌乐山上赖家桥文化工作委员会租住的三塘院子附近,先租住在邻近的农民家里。第二年,绿川英子夫妇与几位文化人在三塘院子后面的小山丘上,面对着金刚坡,合伙集资修建了十余间草屋,大家称它为“金刚村”,绿川英子夫妇就住在这里。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