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她的声音胜过十万大军:参加中国抗战的日本女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4 09:32:50

绿川英子与刘仁的合影

  1935年,绿川英子认识了在东京留学的中国东北青年刘仁,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相互倾慕。1936年秋,绿川英子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刘仁举行了婚礼。这在当时日本国内法西斯主义猖獗的情况下,对她来说,无疑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当时日本人普遍有一种瞧不起中国人的偏见。在当时的日本,嫁给中国人被认为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何况绿川英子是与一位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中国留学生结婚,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动。她的父亲对此事大发雷霆,许多亲朋好友也大惑不解。就连当时日本着名进步作家鹿地亘这样自诩为革命者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也对绿川英子风言风语,大加奚落。但绿川英子丝毫没有理会这些旁人的看法,她认为刘仁值得她这样去做,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她与刘仁的爱是真挚和值得的。

  1937年1月,刘仁因为祖国的需要先期离开日本回到中国,4月15日,绿川英子在刘仁弟弟刘维和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地离开了养育她多年的父母和可爱的家乡,搭乘英国“皇后号”轮船,只身来到了中国。气愤的父亲没有去送她,病中的母亲没能去送她,只有理解她的姐姐和弟弟以及小叔子刘维,默默地与她在横滨的港口告别,祝她一路顺风。

  四天后,绿川英子顺利地到了中国上海。在码头上,刘仁握住她的手风趣地说:“我们终于会师了。”不久,绿川英子就与上海的世界语协会取得联系,并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和上海世界语协会会刊《中国怒吼》的编辑工作,并为会刊撰写文章。1937年6月,她参加了上海各界群众要求释放被国民党政府拘捕的“救国会七君子”的示威游行,她是当天游行队伍中惟一的一名外国女士。事后她自豪地说:“幸亏我是个世界语者,在这里,我不是多余的人。”

  在上海,绿川英子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八·一三”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她怀着无比愤恨的心情,以笔代枪,写下了《爱与恨》、《中国的胜利是全亚洲明天的关键》等文章,揭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她大声疾呼:“我憎恨,我竭尽全力地憎恨在两国人民之间进行的那种屠杀。我的心叫喊着:为了两国人民,停止战争!”她满怀悲愤地写道:“日本人在空中投下了好多燃烧弹,又给地上的平民洒上了汽油,他们封锁了道路,用机枪扫射那些逃命的市民。……这些士兵屠杀着中国人,而他们自己也是日本法西斯的牺牲品。”

  在上海期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原来,绿川英子到上海后,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她一直未穿和服,穿着打扮尽量和中国妇女一样,没有暴露自己的日本人身份。“七·七事变”后的某一天,一位素不相识的日本女子突然闯进了绿川英子的家中。这位同胞不知道怎样打听到绿川英子的日本人身份,她是来找绿川英子,想和她一起结伴回国。绿川告诉她:“你找错了地方,我不是日本人”。这位同胞还是再三恳求。最后,她告诉绿川说:“几乎所有在上海的日本人都已回国了,听说明天还有最后一班轮船开往日本。我想搭乘这条船,但一个人又不敢。难道你不想跟我一块儿回国吗?”她的话语中已经露出哀求的声调。绿川硬着心肠,背过脸去,还是坚持对这位同胞说:“太太,很遗憾。这儿除你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日本人,你还是请回去吧,祝你明天一路平安。”最后,那位失望的日本女人只好悻悻而去。

  绿川英子没有敢看自己同胞离去的背影,她一直背对着门口,直到再也听不见同胞“踏、踏”的木屐声。她才用手撑着桌子,慢慢地坐了下来。是啊,祖国--多么迷人悦耳的字眼!那里有生她养她的父母家乡,有自己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人们可以断言,那位回国的日本女人比绿川英子幸福,因为她有自己的国家可以作为庇护。而绿川英子却是既有国不愿回,因为自己的祖国正在犯着军国主义的罪行,她不愿与它同伍,又不能进入丈夫的国土,因为这时她和丈夫还住在上海的法租界里。她就像一只双方都要捕捉的小兔,漂泊在危险的“中立地带”。

  绿川英子既然义无反顾地背叛了家庭,离开了祖国,追随丈夫来到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她深爱自己的丈夫,更重要和根本的原因,是她那一颗自从学习世界语、接触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来,就坚定地立誓要反对任何侵略战争,争取和追求人类与世界和平的心。哪怕反对的是自己心爱的祖国和手足同胞,她也在所不辞。这,才是她选择了要来中国,并坚定地留在中国的真正目的和原因。她仿乎就是一个为和平而生的人。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这样推断:即使绿川英子没有与刘仁结婚,她也会以种种理由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战。在艰难的抉择面前,她选择了危险,也选择了“孤独”。然而,满怀一腔热血的绿川英子在中国的境遇又如何呢?她随时有可能遭到仇视日本人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的中国民众的误伤,甚至有可能会以生命作为代价。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