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详解阎锡山日记:从广州到台湾 逃窜的行政院长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3 00:31:32

  阎1949年10月2日记:“吴礼卿(忠信)问我,蒋李之争,究应怎样办?我答:讲亦悔,不讲亦悔。此事关键非干部所当主张,应由最高领袖自决之,因此事无论怎样办,均有咎戾,故主张怎样办均难见谅于将来,故须由最高领袖决之。”10月4日记:“会见立法委员梁栋时,梁说:希望院长能长作蒋李之桥梁,使蒋李能密切合作。现在有人说院长一面倒了,究竟如何?我说:在组阁之前,对蒋、李曾提出四句话:'中间赤诚匡济,但不从井救人,亦不卷入漩涡,更不义气愤事。'我一切处置均以国家为前提,我也意料到到一时期,一定有一方或两方感到不痛快,对我不满意。但我绝不偏倚,绝不作那一方面之屏护。举例言之,如有人提议保卫台湾,我想台湾为中国领土,自应保卫,但非为蒋而保卫台湾。又如有人提议保卫西南大陆,我想西南大陆为我们反共基地,一定应保卫。但保卫西南亦非为李。我只问心为国,什么批评我也能接受,我也不感觉痛苦,因既作中间,当然就有不说之话。”

  六、关于国民党“行政院”由广州逃迁重庆、成都之记载

  阎1949年10月11日记:“偕财政部长关吉玉由穗飞台北,谒蒋总裁。”10月13日记:“李代总统由穗飞桂林,行政院各首长由穗迁重庆。”10月15日记:“偕关部长由台北飞重庆,宣布政府正式在重庆办公。”10月16日记:“加大地方权责案,如在前三个月实行,可以为国帑节省一亿多支出,可以为国家增加一百万军队,不想今日提出行政院院会讨论,尚有人反对,殊觉惋惜。”10月18日记:“出席陪都各界欢迎政府迁渝大会,声明以人定胜天之决心,走民众路线,以求挽救,并以七天时间,听取各界意见,博采众议,以定施为。”10月21日记:“对行政院全体职员讲用民强于用兵;教民强于教兵。李代总统莅访,晤谈一小时。”10月28日记:“没有新的环境,办新的政事,如同到英国对英国人说中国话。”10月29日记:“六十晋七诞辰,与贾秘书长景德,徐政务委员永昌餐叙中云:徐说我知其不可为而为是宁武子之愚。我说:他是假愚,我是真愚。既入地狱,只好安于入地狱。”11月11日记:“两电蒋总裁,请早日莅渝(蒋总裁十四日抵渝)。”11月20日记:“李代总统在香港人太和医院,声明治病期间,中枢军政事宜,已由阎院长负责照常进行。”1.1月21日记:“有人向我说:你应组织力量救西南,救西北。我说:古人说,素什么行乎什么,我现在素无力,行亦无力,我不主张组织力量。”11月25日记:“与美参议员诺兰会谈。”

  阎1949年11月28日记:“政府由重庆迁至成都。”12月3日记:“在成都讨论总统复职问题。我说:复职很重要,国家不可无元首,惟应注意争同情,杜口实,杜法争。介公问:如何争同情?答:重用健生(白崇禧)。问如何重用?答:给健生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并将用人权、指挥权及动用库存金银外汇权全给他。问:怕有何口实?答:德公如不同意,他可认复职是抢夺,更进而恶言加复职以篡位。问:有何法争?答:将来国大开会时李代总统可能提出复职是不合法。问:如何杜口实?答:德公请复职,即可杜口实。问:如何杜法争?答:国大代表有法定人数,以合法手续请复职,即可杜法争。当场有人同情者,有认为顾虑太多而迂缓者,未决。后议定再派人赴港谒李挽留。电请李代总统力疾莅蓉,挽救危局。总裁对吴忠信说:'阎先生为我们保持生命线,我们要全力支持。'所谓保持生命线,可由我隔断蒋李间的隔阂与冲突。又由袁守谦间接转话,总裁命令黄埔军官一致服从我的命令,以支持我主持的作战内阁一切措施,如有需要他们对军官代我解释发动的事,直接的告诉他,他们转达下去。”12月5日记:“李代总统由香港赴美,电嘱'对中枢军政仍照常进行,重大决策随时与仁电商,仍希就兄职权范围处理一切'。”

  七、关于阎宣告国民党政府由成都逃移台湾、国民党失败原因、担任阁揆受辱等记载

  阎1949年12月8日记:“由成都飞台北,晚七时招待记者,宣告政府移台办公。”1950年1月1日记:“上午十时于台北市中山堂主持中央府院部会团拜。程序中列有向主席行一鞠躬礼。我向邱昌渭(总统府秘书长)说:我今天代表代总统主持典礼,但不敢接受代总统应受的礼,请取消此一程序,我也作团拜的一份子。会中并致献词。李代总统赴美后,邱秘书长曾请我代行总统职权,签署命令。我说:必须解释清楚不能视事之'故'是什么?我不敢违宪,但我亦不敢不经确定而冒然代行总统职权。”

  阎1950年1月2日记:“今日次宸说:代人受过,不应当再继续下去,应拿出一个作法来,能行则作,不行则辞。答:拿上作法以决定去留,有要挟之嫌,且我承应长行政院,因当时情况险恶,我若不作缓冲,当时即直接冲突,不只为敌所趁,且遗历史上无穷之臭,我乃不顾一切而长政院。今则团结工作已告一段落,应以'扭转时局无方,寸土必争无术,说未足以服人,办未足以济艰'而辞之。况今日拿一作法亦不能再有所望,扭转时局方案及变一着差满盘输为一着胜满盘赢者,前既难行,今何可期?次宸、均一(王平)然之。”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