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集中营解放60周年之际,幸存者在向他们的亲人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来源:世界新闻报
日前,一本名为《乐道院集中营》的书出版面市。书中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山东建立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外侨集中营。书中提到的集中营,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那里上演了一幕幕中国人民和欧美友人经历生死考验的感人故事。
关押过不少国内外名人
二战期间,日本在山东潍坊建立了一座外侨集中营——“乐道院集中营”(潍县集中营)。作为国内最大的集中营,潍县集中营曾关押过2008名外国侨民,其中不乏国内外知名人物。这里有美国第二任驻华大使恒安石;巴黎奥运会400米冠军埃里克·利迪尔;蒋介石顾问雷振远、山东大学创始人之一赫连博士以及齐鲁大学教务长德位思等。另外,美国《时代》、《生活》周刊的创始人鲁斯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也在潍县集中营度过了童年时光。
日本宪兵队大开杀戒
1941年12月8日清晨,位于胶东半岛潍县(今潍坊市)的乐道院,被狼狗、刺刀、军靴打破了以往的宁静。住在这里的中国人很快就认出,那是驻扎在潍县地区的日本宪兵队和一个伪军中队。
“珍珠港事件”后,为防止众多日侨在美国本土活动,美国政府将侨居在美国各地的6万多日本人,强行集中到洛杉矶附近的指定地区,隔离其与外界的联系。为了报复美国及其盟国,日本从1941年底开始,在中国全境搜捕盟国所有在华的牧师、教师、商人等。因潍县靠近胶济铁路,交通方便,再加上乐道院场地较大,美国人比较集中,于是日军将魔爪伸向了这里。
建立于1882年的乐道院,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牧师狄乐播偕夫人来潍县传教,并在当地教友的协助下修建的。道院由教堂、学堂、诊所3部分组成,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当明晃晃的刺刀逼近胸膛的时候,这里的中国人意识到,乐道院已经无法庇护他们,他们和这里的欧美人士的苦难就要开始了。
日军一步步逼近乐道院。途中,他们对中国老百姓大开杀戒,看见漂亮姑娘就动邪念。来到乐道院,日本兵更是丧尽天良,大肆驱赶里面的人,包括在乐道院中的中国医生、护士、教师以及其他雇工。半天时间里,乐道院里已经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影。当天,一个写着“敌国人民生活所”的牌子就挂在了乐道院门口。
精神摧残更难忍
随后,一批又一批外国侨民被秘密送往这里,开始了他们噩梦般的囚禁生活。据统计,先后被关入集中营的外侨及加入美、英籍的中国人总数高达1500人左右。
曾有国内媒体记者来到如今的乐道院,这里已变成广文中学和潍坊市人民医院。但从这里往北看,一个由两排低矮砖房组成的小院,诉说着当年院墙内的地狱时光。据说,这些就是当年日军侵占乐道院后,强抓中国百姓来修建的。工人们先将院内的树木砍伐一空,然后用胡乱拆下的砖瓦做材料垒起碉堡,还在墙上架起了一道道铁丝网。
每间砖房大约六七平方米,屋内没有卫生间,只有床铺和简单的桌椅。要知道,这样一间如今普通百姓卫生间大小的面积,当时要住一家人,此外的一切起居都要在公共设施中完成。在集体通铺房间,夜间的声音最为嘈杂,这里会接连奏响打鼾、打嗝等杂音。屋内拥挤得像沙丁鱼,屋外则是简陋的烘炉、两间淋浴房、三间公共厨房、一间残破的教堂、一间茅棚。
然而,与物质上的恶劣条件相比,侨民们更难忍受精神上的摧残。为了让不少适龄孩子得到受教育机会,侨民们要求日方能给孩子们学习的机会。虽然日方答应了,但条件却是一定要开设日语课。于是,每天早上教室里都会传出用日语高呼10遍的“大日本天皇陛下万岁”和“大日本皇军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