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外交 中国大使馆被冲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30 11:17:42

上世纪60年代以降,中苏关系出现了裂痕。到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由于“珍宝岛事件”和抓捕苏联间谍案的发生,中苏关系一度剑拔弩张,极其紧张。本文作者在那一特殊年代曾供职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亲历了当时特定历史、特定环境下的一些事件,现在他以平实的口吻娓娓道来,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1、丰盛宴席没有客人来

我来到驻苏使馆后,除在使团进行活动外,先后拜访了苏外交部远东司、领事司和外交人员服务局的对等官员。大使馆和外交人员服务局打交道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像驻苏这样的大馆,和外交人员服务局的关系非常密切。大使馆的水、电、煤气发生问题,要找服务局;采购有些市场上找不到的物资,要找服务局;要举行大型宴会,要找服务局;要维修还得找服务局。大使馆和服务局的人都很熟悉,关系很好,为了感谢他们,每年都要专门宴请他们。

我到达使馆后,正好赶上坐冷板凳。当时我们的对苏政策是:结成最广泛的反对美帝、苏修的国际统一战线,侧重点是打击美帝;对苏修则突出一个“斗”字,针锋相对,有理、有利、有节地向对方进行斗争。

中国外交官在外交场合与苏联官员见面,彼此不称同志,而称先生,交谈时警惕性都很高,一旦触动敏感的问题,就像触动神经,唇枪舌剑,不欢而散。

由于两国关系不好,我使馆官员每逢和外交部及政府部门的官员接触,常常表现出扼腕目真目的敌对情绪,但和服务局的人员则是另一种情况,彼此见面之际从不谈政治,把友谊挂在嘴上。为了感谢服务局对我馆的关照,决定在一个周末宴请服务局领导及工作人员,我们将这一想法向他们透露后,他们非常高兴,连声说:“感谢你们的这一安排,到时我们一定准时出席。”

我们听了这话心中有了底,便积极准备,宴会定于星期六下午5时,但早在星期一我们就发出请柬,他们接到请柬,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有一位暖气工,年近六旬,自我建馆就负责我们大使馆的暖气修理,对我们很热情,使馆对他印象很好。他打来电话问:他有个小孙女没有进过大使馆,可以带她来吗﹖我们当即答复:非常欢迎。

这次共发出八十多张请柬,预计可以来六十多人,这些人多是干体力活的,食量都很大,为了使大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