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从泥瓦匠到记者 农夫山泉老板竟如此另类!(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9-07 17:18:23

  舆论大战

  2013年3月,有媒体称农夫山泉的瓶装水中有黑色悬浮物,4月份,《京华时报》针对农夫山泉的质量,创造了“一家媒体批评一个企业”的记录:27天时间,67个版面,78篇报道,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家媒体都试图坐实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这一观点。

  这一系列报道不仅引得媒体争相转载,更是在消费者群体里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市民担心饮用水的问题。

  钟睒睒在第二天便就此作出回应,但是久别江湖,他的受关注度明显不如其他企业家,其言论很快便被淹没在一片质疑声中。

  5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钟睒睒一面慷慨陈词,一面一口口喝下了其面前的农夫山泉瓶装水。会上,他显得非常愤怒,甚至做出了退出北京桶装水市场的决定。

  “标准门”对农夫山泉品牌造成了旷日持久的伤害,其多个地区的营销网络和销量都受到影响。钟睒睒称,这一事件对于农夫山泉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

  事件的影响大、关注度高,但是大部分舆论并不清楚双方争的究竟是什么,《京华时报》挖地三尺,始终没有证明农夫山泉的水存在质量问题,而是纠缠于其使用的标准有问题。

  但实际上,农夫山泉这样的企业本身就是地方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他们要履行国家标准、各地方标准,还要执行企业自己的标准。按照农夫山泉的官方说法:其产品21项指标优于国标12-1000倍,45项指标优于美国FDA标准11-1000倍。

  钟睒睒很厌烦于这样的争论,和以往一样,他就“标准门”快言快语。“媒体故意扭曲是一种暴力行为”;“中国有哪一个专家能有农夫山泉的知识积累?如果有,我随时随地站出来跟这个专家辩论,我愿意挑战所有的专家”;更甚至,钟睒睒还指名道姓称《京华时报》的报道背后,是农夫山泉竞争对手的利益驱使。

  从宣传“天然水”、将农夫山泉的品牌与水源基地绑牢起,钟睒睒就注定在打一场以弱对强的战争。相较纯净水,将水源地与品牌牢牢挂钩,等于平添的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旦水源地水质变差或是出现状况,农夫山泉的品牌形象势必受到影响。

  市场有负面信息,钟睒睒又很少愿意、或者说不屑于出来说话,这样的情况令农夫山泉常常“吃亏”。

  钟睒睒深知自己的性格对于生意场而言不是一件好事,他独来独往、不愿摧眉折腰,作为民营企业家,他骨子里实际是个有腰板的清高文人。他称因为性格吃了很多亏。比如他也曾为房地产的高增长、高利润动过心,但是“我的性格没有阿谀奉承的习惯,我不喜欢打交道,我不喜欢喝酒,所以我做不成房地产”。

  “我从做水的第一天开始就吃亏到现在,我们所有的东西的基本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也有很多错的地方,因为总有知识不能达到的地方,总有缺陷。因为你要走一条人家没有走过的路,你不可能不受委屈。”钟睒睒说。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