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从泥瓦匠到记者 农夫山泉老板竟如此另类!(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9-07 17:18:23

  行业“叛徒”?

  1996年9月,钟睒睒创立新安江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农夫山泉前身),其第一个生产基地也在千岛湖畔动工。

  进军饮料业的门槛比保健品高很多,虽然竞争同样激烈,但是牌子做起来后,发展比较稳定。钟睒睒想:保健品之所以火热,是出于都市人对于健康需求的提升,如果能把健康和更具消费潜力的市场联系起来,一定是一笔大买卖。

  于是,他将旗下饮用水定名为农夫山泉,以此迎合都市人对于自然和纯净的向往。从桶装水到4L装,农夫山泉在浙江发展迅速,1998年,农夫山泉推出550毫升运动装,并且砸钱将品牌和渠道推向了全国。

  同一年,钟睒睒设计了“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出于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特性,该品牌语随着农夫山泉铺天盖地的广告得到了广泛传播,新生的农夫山泉迅速杀入一线。这之后,简单、顺口,成了集团旗下所有产品广告的标配。

  彼时,钟睒睒的身份,是饮料业内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没多久,他的一番言论,却将他彻底推向了行业整体的“对立面”。

  钟睒睒做了多年保健品,和不少科学家关系不错,耳濡目染间也对科学和其应用,尤其是和健康有关的科学特别感兴趣。

  1999年4月,由于认为“纯净水”对健康无益,钟睒睒决定停止生产纯净水,转而全部投入“天然水”。所谓纯净水和天然水,主要是取材的差别,纯净水的源头大多是自来水,通过蒸馏制取而成;天然水则俗称矿泉水,取自大自然,相较前者含有矿物质元素。

  农夫山泉决定做天然水时,该领域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业内纯净水占比超过95%,天然水不足5%。实际上,那时候消费者对于矿泉水根本没有概念,直到农夫山泉崛起,矿泉水的理念才深入人心。

  对于行业而言,农夫山泉专攻天然水算不得大新闻,但是钟睒睒却把事情“搞大了”。宣布决定的同时,他还“炮轰”了一番纯净水,称长期饮用纯净水会使得细胞真空化。其言论在整个行业内捅了马蜂窝,农夫山泉一夜之间成为“行业公敌”,所有的舆论都指向农夫山泉,甚至有同行说钟睒睒是“叛徒”。

  “我倒认为我们有点像哥白尼。”钟睒睒回忆说。

  自喻哥白尼,显然钟睒睒对于农夫山泉和天然水有着绝对的信心。但是那时候,他也像被教会围剿一样,在行业中四面楚歌。

  纯净水已经形成一条非常完善的产业链,“炮轰”纯净水,触犯的不仅是同行的利益。“水战”期间,有专家出来说饮用水当中不需要有矿物质;与此同时,媒体也更多站在农夫山泉的对立面,最后,钟睒睒被判“恶意竞争”,罚了20万。

  此后的时间里,钟睒睒和专家、媒体的关系一直谈不上良好,在饮料业界,每家都或多或少被曝出过真假难辨、关乎质量的传闻,但没有哪一家受到的影响比得上农夫山泉。

  这场“水战”后,钟睒睒正式“赢得”了独狼的称号,他对此不以为意。2000年,他和袁隆平一起入选了中国十大经济人物,这两人都信奉科学的力量,但是同台领奖时,钟睒睒相较这位前辈所处的舆论环境和压力,却有云泥之别。

  从东北找到新疆

  钟睒睒认为,农夫山泉受到排挤,主要是纯净水的产业里牵涉着太多利益群体,因为利用城市自来水,纯净水可以低成本竞争,一部分利润流向了其他渠道。

  水战之后,迫于全行业的压力,钟睒睒愈发低调,甚少露面,但是其做强天然水的决心却一目了然。2001年起,在大本营千岛湖外,农夫山泉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优质水源地。

  2003年,他们在吉林长白山发现了“错草泉”,该水源周围10平方公里无人居住,泉水据称涌自玄武岩裂缝,常年水温9±2℃,清醇甘冽。

  2005年,农夫山泉在湖北丹江口建立水源基地,这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的工程源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其深层水呈天然弱碱性。1年后,广东万绿湖成了农夫山泉华南水源基地……再之后,新疆天山玛纳斯、四川峨眉山、贵州武陵山、陕西太白山,农夫山泉在全国建立了8大水源基地。

  伴随着基地版图的扩充,农夫山泉也狂飙突进,虽然从未对外披露其财务报表,但内外部的信息显示这家公司正持续高速发展。2012年,尼尔森的调研数据称农夫山泉的单品瓶装水销量为全国第一,其天然水市场份额更是遥遥领先。不久后,集团相关人士称其2012年营收超过130亿。

  在无声间,钟睒睒一边寻找水源、一边做大市场。他深知发掘水源地过程中困难,于是将之与营销相结合,将找水源的过程、故事放进广告里。期间,他也将产品的广告语更换成了“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虽然钟睒睒刻意隐去自己,一门心思做品牌,但和寻找水源一样,高速发展的农夫山泉依旧面临着很多困难。期间,市场上针对农夫山泉的负面言论时有发生,2013年,他们更是一头撞上了“标准门”。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