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
万隆至今说话仍是一口地道的河南乡音,上行下效,双汇的不少高管和员工也用河南话与外界交流。在北方,河南话并不难懂,但到了南方,有些经销商听到业务员一口河南话,抓瞎的不少。
尽管如此,不管是私下交流,还是公开场合发言,万隆依然坚持说河南话,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自信。
双汇在业内出名的第一仗是在火腿肠市场。当时河南做火腿肠非常出名的是春都,双汇并没有多少先发优势,万隆集中主力做以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使用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严把产品质量关,而且在当时独树一帜,立下铁规:经销商必须先打款,后发货,坚持不动摇,最后跑赢了春都。
打赢火腿肠之仗后,万隆非常坚决地让双汇进入冷鲜肉市场。
中国每年消费猪肉超过5000万吨,消费水平多年停留在很原始的档次,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很多地方喜欢消费现杀现卖的热鲜肉,营养和卫生状况堪忧;另一个是杀猪卖肉长期处于地方割据状态,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或几个屠宰场,猪肉要异地销售,难于上青天,全国性的品牌少之又少。
双汇是最早做冷鲜肉的国内公司之一,靠火腿肠让双汇品牌红遍全国后,一路尽管磕磕绊绊,双汇还是冲破了地方割据,打响了冷鲜肉的品牌。双汇冷鲜肉的连锁店现在遍布全国大多数地区,肉类行业有了可以影响全国市场的品牌和公司,不再是以往小打小闹的小舢板。
尤为难得的是,在国内市场初具规模后,万隆大胆吃螃蟹,举债数十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整合到万洲国际的体系里,一举打通中、美两大猪肉市场。
万隆调动美国的猪肉资源开发国内市场,用已经成熟的美国肉类产品和品牌培育中国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生意的水平和档次就领先了国内其他企业一大截。
双汇目前在全国推广史密斯菲尔德品牌的美式肉制品,需要改变中国消费者传统的早餐习惯,即从中式传统的豆浆油条、包子稀饭,变换为西式的馒头切片夹火腿、油煎培根。此举能否成功,经销商心里不是没有打鼓过。
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很难,比改变思想更难的是改变大批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万隆强势推美式肉制品,与此前推冷鲜肉的思路,看上去一脉相承。培根、香肠等低温肉制品,在国内的主要消费场景是宾馆、酒店和高档餐饮场所,低温肉制品对存储、冷链运输的要求很高,这些年属于小众市场,规模有限。但与高温肉制品相比,低温肉制品更新鲜、营养,契合国内肉类消费升级的趋势。押对了注,再造一个双汇并非不可能。万隆因此寄予厚望,再次大胆吃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