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学时看过的一部影片《廊桥遗梦》,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金凯为责任最终放弃了彼此之间的爱情。今天的故事有些相似,同样给了我们这样的启迪:人应该学着接受责任,即使是在拐弯的路口,也得明白,这样的人生路,没有中间。爱情向左,责任向右,这就是生活。有点爱情,亦有些无奈。
倾诉人:秦涵
年龄:42岁
职业:职员
1在楼道里,我经常碰到一个年轻的孕妇,别的孕妇都有家人陪同,而她却始终只是一个人。
我和小雅的故事发生在5年前的冬天,那个冬天出奇的寒冷。当时我在一家医院做行政管理,因为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文艺汇演,每天要到妇产科大会议室组织排练节目。在楼道里,时常碰到一个年轻的孕妇,别的孕妇都有家人陪同,她却始终是一个人。
一天下午,我又碰到了她。她拿着一个空水瓶,样子有些疲惫。我问她是否需要帮忙。她微微一笑说:“谢谢,我自己来。”回到办公室,我突然想起锅炉坏了,于是就拎着暖瓶去找她。在锅炉房外面正好碰到她,我说:“锅炉坏了,我这里有水。”她轻声答:“谢谢。”
女人看样子已有七八个月身孕,身上却透出一股特别的气质。她很少抬头,偶尔抬眼看人,眼睛里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我相信,哪个男人看到这样的眼神,也会产生想帮她的冲动。
元旦前的晚上,我下班有些晚,天很冷,还飘着雪花。公交站台上挤满了等车的人。我决定打车走。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站台上的她。我走过去问她去哪里,她轻声回答,振头。我说,别挤了,我去红旗大街,刚好顺路,一起走吧。她轻轻地点了头。
车开到她的住处,我扶她下了车。我再钻入出租车,却发现后座有本病历本。上面写着:姜小雅,年龄:21岁。那时我才知道她的名字。两天后再见面,我把病历本还给了她。
大年初三晚上我值班,在值班室遇到护士王琪。我问:“病号多吗?”王琪说有两个,还有一个剖腹产。当时直觉告诉我,那个产妇应该是姜小雅。
我来到病房发现果然是她。她脸色苍白,身边躺着个可爱的婴儿。她看到我,笑了笑。她的床头柜上只有一个暖瓶和一包婴儿奶粉。我问:“你老公呢?家里人呢?”她把头扭向一边,眼里涌出了泪水。王琪用力朝我摇头,我只好疑惑地离开了病房。
王琪跟出来告诉我,没人照顾她,剖腹产的字还是她自己签的,为此还惊动了院长,问她也只是哭,什么也不说。我已结婚有子,妻子生产时我忙着跑前跑后,而姜小雅的境遇为什么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