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聊斋”它通篇讲述的都是人与鬼之间的事情,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秉着讽刺的意思在里面,从以前的电视剧“聊斋志异”到现在正在播出的“聊斋新编”,它都是对蒲松龄的一种致敬,而“新聊斋”中,也融入了魔幻元素,回顾“聊斋剧”发展,我们也会发现恐怖将被时尚爱情取代。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彭妈妈的一曲《说聊斋》流传已近30年,不仅成为88版《聊斋》的代名词,更是传唱了几代人的影视金曲。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聊斋剧”拍了30年,也热了30年。目前,又有一部以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为原型的电视剧《聊斋新编》正在热播中,该剧在卫视打进收视榜前五。
作为翻拍率最高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聊斋志异》的故事已在内地及港台被十余次地搬上荧屏。截止目前,“聊斋中人”的数量早已赶超了“红楼梦中人”,而那些年的“聊斋中人”不止庞大,阵容更是华丽耀眼。
“说聊斋” 青春偶像取代了恐怖 精彩
彭妈妈“说聊斋” 传唱几代人早已成经典
1988版的《聊斋》(又名《聊斋电视系列片》)虽然不是我国第一部“聊斋剧”,但绝对算得上影响最大的一部。全剧分47篇,共74集,荟萃了一大批《聊斋志异》中脍炙人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