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外宾观礼?登上天安门城楼是最高礼遇
鲁培新介绍,阅兵观礼分为天安门城楼与观礼台两部分,观礼台平日不开放,只有盛大庆典时,用来接纳外国来宾和国内各界先进模范代表人物。而外宾作为观礼台上的重要客人,请谁来、安排在什么位置、有哪些观礼要求等都是当时外交部礼宾司的重要工作。
登上天安门城楼是最高规格的外宾礼遇,一般是各代表团团长,包括来华国家元首、总理,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知名人士。如正部长率团,部长上城楼,团员上观礼台。在红色观礼台上的外宾包括常驻北京的外国使节及夫人、各国使馆的武官及夫人、各国代表团的随团人员。他们一般被安排在紧挨着天安门城楼东侧最近的那个观礼台,凭请帖进入,提前入席。
解放军阅兵彩排
阅兵观礼是重要外交手段之一
鲁培新回忆,在建国初期,观礼台上也曾发生过重大历史性事件。1949年国庆大典,苏联驻中国代表齐赫文斯基在观礼台上,中国建国的对外公告正式发表,当时外交部交际科(礼宾司前身)科长找到齐赫文斯基,随后两人在观礼结束后,约定双方在苏联驻华大使馆会面,面交公告。
齐赫文斯基马上翻译成俄文并立即发往莫斯科,斯大林两个小时后回复,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作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在建国庆典以后由外交部完成的。
1949年阅兵照片
鲁培新透露,上世纪60年代以后,大规模阅兵开始很少。1984年改革开放后,在35周年举行大阅兵庆典,也有过大规模请外宾,但原则上不专门邀请外国国家元首。如果在庆典前夕有重要外宾来华访问,则顺其自然邀请其参加阅兵典礼。
在共和国阅兵史上,柬埔寨亲王西哈努克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庆典活动来华外宾的特例,由于他长期住在中国,只要在中国遇到阅兵典礼,都会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