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俄罗斯开动石油天然气马力支持欧盟,欧盟经济虽然会受到严重冲击,但不至于伤筋动骨,更不足以冲击欧元解体——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最为理想的是,在俄罗斯和欧盟中楔下钉子,即乌克兰危机,乃至使之扩大为东欧危机,借机截断俄罗斯和前苏联地区的石油天然气输往欧盟。因为前苏联地区进口石油占比高达45%,是欧盟最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在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接管了向欧洲市场运输和出口天然气的管道系统,直接掐住了俄罗斯的财源和欧盟的气源。俄罗斯和欧盟(特别是德国、捷克、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等)一方面不得不依靠乌克兰,增强对其政策的影响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绕开乌克兰的解决方法。
但截止2014年,俄罗斯出口欧盟天然气的53%仍通过乌克兰(国家天然气管道)运输,而欧盟约30%的天然气需要俄罗斯供给;在石油供给方面,俄罗斯每年向欧盟出口约1.4亿吨石油(占俄罗斯出口石油的60%),其中有将近1亿吨由友谊石油管道运输,该管道由俄罗斯出境后,在白俄罗斯的莫济廖夫市形成北部和南部支线。北部支线延伸至波兰和德国,南部支线经乌克兰延伸至斯洛伐克、捷克和匈牙利等国,也对乌克兰有较大依赖。
俄罗斯出口欧盟的天然气
也就是说,按照中华元智库的推测,对于美国利益来说,最完美的是同时引发对伊朗的战争和东欧危机,在动荡之中,波斯湾和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运输同时被中断,国际石油价格暴涨,中国、欧盟、日本和印度等国受到重创,特别是中国将遭遇重大经济和金融危机,欧盟经济将遭遇重创,欧元相当可能解体。俄罗斯和中东国家也无法从石油世界大战中获益。
届时,美国将利用它身处美洲的独特地理优势,利用其能源独立革命的成果,替代中东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基地,不仅将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能以石油为最强有力的武器,按照美国的价值取向重塑世界格局,美国也可以因此重新赢得对世界的领导权,不战而击溃中国、欧盟和俄罗斯这些年来对其世界领导地位的挑战。
由此我们就容易理解——在2014年2月之后,美国为何执着地激化乌克兰矛盾,升级乌克兰乃至东欧危机,而德国、法国和俄罗斯首脑竭力避免危机升级。因为这是美国使石油世界大战成果最大化的关键所在。当然,美国不是要在东欧跟俄罗斯打一场大规模战争,而是客观上为一支神秘武装炸毁俄罗斯的输油输气管道创造条件。
中国外长参加伊核谈判
与此同时,中东局势也按照美国理想的态势发展中。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力主推动与伊朗达成了伊核谈判的协议。但是,以色列和沙特所代表的逊尼派国家坚决反对,美国国内以基辛格为代表的犹太政治势力也坚决阻击,国会已经从奥巴马总统手中赢得了对伊核协议的审批权。
沙特此前更带领十国联军对什叶派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进行军事打击。
鉴于俄罗斯总统普京4月13日批准对伊朗出售S300先进防空导弹——这种导弹足以对以色列和沙俄的主战飞机F15、F16和F18构成致命威胁,伊朗也在积极谋求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试图向购买中国的歼十战机。以色列和沙特相当可能在伊朗S300导弹形成作战能力前空袭伊朗,伊朗势必反击,则美国能够以保护盟国以色列和沙特的更有利政治姿态打击伊朗。在中东战乱扩大化中,某艘巨型油轮被神秘潜艇击沉在霍尔木兹海峡中,封锁波斯湾就很可能成为现实。中东石油危机+乌克兰石油危机全面引爆的窗口最可能发生在2015年内,即与美联储加息同步到来,而最大可能窗口在8-12月。即这将是决定未来十年大国命运的关键时期,中华元智库对此提前预警,当然我们期望这个预测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