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大利亚宣布:G20峰会不可能拒绝普京出席;
2,“普京与安倍在米兰实现会晤 商定日俄继续加强对话”。“这是安倍自今年四月份参加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以来,两国元首的第一次会面”。虽然这次“会晤”只持续了短短10分钟,却有着强烈象征意义。3,10月16日,普京与默克尔举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会晤。
4, 10月17日,“俄乌德法四国首脑聚首米兰商讨乌克兰局势”。而且,“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披露,普京已经与其他三位领导人达成一致意见,将在亚欧首脑会议结束之后继续‘诺曼底形式’,在米兰商讨乌克兰问题。。。”
5, 10月27日,更有俄罗斯媒体释放消息——“法国近期将向俄交付西北风直升机航母”:据俄媒10月27日报道,法国STX造船公司高官代表周一(27日)在法国圣纳泽尔表示,将在几天或几周内向俄交付首艘“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
法国为俄罗斯建造的首艘西北风舰
上述德法日等制裁重要参与国与俄罗斯的交往新动态,给人以观感:美帝一手设计并牵头组织实施的对俄制裁,有松动、瓦解之虞。而俄罗斯竭力想通过大国领导人之间的接触,先从形式上摆脱被孤立与制裁。
这当然不符合美帝的意志。于是——
安倍与奥巴马通电话 商议携手对付埃博拉
——10月15日,“安倍与奥巴马通电话 商议携手对付埃博拉”。 “此次电话会谈由奥巴马提议,持续了约30分钟”,其公开议题,是埃博拉和TPP,但是,奥巴马的真实用意,还是此前一贯的在对俄制裁上对日施压:要自重、自律,要保持队形,不要脱离G7组织,擅自与普京接触。
——随后,更有相关媒体传出:奥巴马欲“强闯”亚欧峰会。虽然事后证明这是一记“乌龙”新闻,但是,它的出笼,应该也是美国有意为之,目的在于将它这个亚欧大陆的“域外国家”制裁俄罗斯的意志与压力,传导给相关主要国家。
——10月21日,克里到访德国。“克里对德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的调解人角色表示赞赏,并同样强调两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是合作伙伴’。在遏制国际冲突过程中,德国在人道主义及经济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尤其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德国是美国设计的制裁俄罗斯剧本中的最关键角色之一。因此,在对俄制裁阵线因中国的“两永不”表态而略有松动之际,克里以“庆祝柏林墙倒塌25周年”之名,亲赴德国,明确“授权”德国是乌克兰危机的“调停人”,将德国推向前台;同时强调两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是合作伙伴”,以提升德国国际影响力和政治地位的远景相诱惑。(当然,美国还不可能真的帮助德国政治上“翻身”,比如让它进入安理会等。因为这样做,意味着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及其霸权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