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不确定性,促使许多家庭避免增加支出。当地煤矿的卡车司机左爱军(音)说,“人们的消费已滞后。”除了在矿上每月挣3000元,他靠做小生意还能挣到4000元。左对家里过上好日子充满信心,但对鼓动他的新顾客多花钱的挑战,仍持务实态度。
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中国经济是房地产经济,而房地产市场将会全面调整,房地产行业好中国经济就好,房地产行业差中国经济就差。第一、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守预计应该超过20%,一个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超过20%,找不到第二个;
中国急转向下的楼市,会拖累亚太地区的经济前景
第二、2013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六点多万亿,房地产这一个行业就卖地给地方政府贡献了四点一万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70%,也就是地方70%的花钱要靠房地产;
第三、去年全社会的融资额是17.29万亿,房地产一个行业融资超过了12.2万亿,占全社会融资额的比重超过70%,去年全社会70%的钱进了房地产。
马光远建议如果有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现在最好的做法是抓紧时间赶快卖掉。
今年房地产的融资节节下滑,到九月份,房地产融资跟去年比增速只有2.3%,到了10月份变成3.1%,11月份出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房地产融资的增速只有0.6%,这是房地产市场化以来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个数字,这意味着钱正在加速逃离房地产。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非常大的变局,“这个变局叫‘100年未有之变局’”,必须转变思维,用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来看中国经济。“未来3到5年是中国经济30多年来最困难的3到5年。”
“新常态”三个字,准确地概括了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基本面。这个基本面,主要指四方面内涵:最大的基本面就是过剩。
买不起房的人,连工作都找不到了
到2017年中国住房的需求会达到历史顶点。2017年以后,住房会大量过剩。“如果80%以上城市的住宅已经过剩了,未来整个房地产的发展和过去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基本常识。 ”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基本面叫人口红利,下一步是人口短缺问题。人口不够,劳动力不够,这是非常大的问题。
现在很多行业已经做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经济行业洗牌和整合,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人口出了问题。现在的劳动力成本远远高于周边,原因是劳动力减少。
中国制造业进入了发展瓶颈。制造业的规模到了历史的天花板。过去制造业规模扩张很厉害,这是因为短缺经济。现在,这些因素都不在了。
在中国制造业规模达到最大以后,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并不能弥补未来因为制造业的减速而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因为服务业发展非常慢。
中国经济未来最大增长空间在哪里?不是物质层面,是精神层面。现在精神层面的需求还没有满足老百姓。
未来10年,如果经济增长能保持7%,就已经是非常好的表现。“未来中国的经济政策,不会出现2009年、2010年那样非常宽松的政策环境。”此外,从实体店铺到网店,这一零售业的巨大变化浪潮也正在冲击中国。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取得迅猛发展,早就被指出缺乏竞争力的实体店铺陷入了大量关门的困境。后者要求加强对电商的限制,政府身陷其中的新旧经济的较量似将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