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12月10日刊文称,中国政府日前发布了一份文件,详细阐述了该国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该文件表达了中国对这些问题的法律和政治立场。无论是否让中国的法律与政治批判者感到满意,它都具有重大意义。
它含蓄地回应了现有的国际法及邻国的关切和批评。它让一直以来吹毛求疵的评论人士感到困惑,并将争论引入了国际法领域。在这个领域,人们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无休止的争辩。无论怎样,这份文件提高了中国在本地区的政治地位。
日本媒体12月10日刊文称,中国在海洋方面的政策和行动一直饱受诟病。事实上,亚洲某些政府及其存在民族主义情绪的分析人士和媒体似乎一直在非难和羞辱中国,将中国“妖魔化”成了一个傲慢而危险的“恃强凌弱者”。但如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海洋政策和作为也一直是有“好”有“坏”。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
文章称,很多美国人批评中国,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的一些重要条款,如“航行自由”、“和平目的”、“滥用权利”、“妥当顾及”和“海洋科学研究”,都是模棱两可的,定义并不明确,导致许多国家做出了不同解读。中国还在防治污染、环境保护和渔业管理方面颁布和执行了法律法规,只不过执行环节主要集中在近海。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
中国还加入了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努力。尽管面临美国等国的指责,中国从未干扰航行自由,事实上还公开表示支持这一理念。文章称,中国与越南在北部湾达成了一个创造性的划界协定,建立了共同渔区。中国与日本在东海签署了渔业协定,建立了共同渔区,事先告知对方在争议海域内的科学研究活动,并且至少原则上达成了共同开发部分争议海域的共识。此外,中国还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并且正与东盟就更为正式的“行为准则”进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