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中国历史记忆里的战争,总是苦涩的、可怜的,乃至是卑微的。无论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败在当时日不落大英帝国手中,还是1894年的甲午战争败在“蕞尔小国”日本手一。
即便在中国追求民族独立的途中,自1931年起,中国又一次被身边的恶邻一再地侵略、侵害、欺侮,几乎到“亡文灭种”地步;为了不当奴隶,中国民众付出伤亡3500余万人的代价,创伤之深,不言而喻。这种伤痛,决非一、二代人就可淡忘,即使在所谓的“友好”中,也不是说一阵风就可吹散;况且现在,日本还在刻意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揭中国人心中的伤疤。
每个大国,都是有尊严的,而尊严的取得,也从来就不是无代价的。
中共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付出了350余万名党员的生命为代价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共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付出了350余万名党员的生命为代价,甚至称之为“尸山血海”亦不为过。
众所周知,中共最初召开一大时,才区区50余名党员,如果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得到民众的支持,是无法达到,也不可能达到。
为了捍卫大国的尊严,毋庸讳言,中国与美国曾扎扎实实地干过两仗,一次是朝鲜战场,一次是越南战场。即便当时实力并不相当、甚至相差悬殊,然,依然义无反顾地干了,还干得不错。
中国不会忘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
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仗,都没有发生在中国本土上,更没有如民国年代发生难民大逃离、而只能在梦中凄惨地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样。
至今,这些战略缓冲区仍在发挥作用;而且,无论怎样抹黑,也改变不了这不争事实。并且,这些缓冲区,至今,即便美国想方设法插手、插足,亦无法介入、深入。
如果说缓冲区是次要的话,那么,中国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自身的安全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让曾经强大得不可一世、现在依然狂得没边的美国,已经领教。
这,就足够了。历史表明,中国人天性热爱和平而不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