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9月10日报道,不久前中日共同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日本人中对中国“没有好感”的比例达到93%,创下过去10年该调查的最糟糕的记录。这几年类似民调结果时有发布,由此引发人们对于日本民众中国观的关切。
尽管对于民调方式有种种批评,但目前日本民众对中国好感度低,确是不争的事实。这中间有较为复杂的原因。

日本人对中国没有什么好感
一是近年来关于领土等具有民粹色彩的纠纷凸显出来,掩盖了日本内部政治是非的分歧,尤其在历史认识等问题上,对日本保守派持批判态度的人士也不便在涉及领土问题上明确站出来,因而似乎形成中日两大民族的对立,这对民意影响很大。
因为日本侵略中国到关系中日关系不好
二是中日国力以经济总量为标志出现逆转且差距明显拉大,安倍6年前入相时,中国GDP是日本的一半,等到他“二进宫”时,日本的GDP是中国的一半。这样的剧变,日本民众缺乏心理准备。同时中日纷争增多,由此使不少人对中国高速发展有“不确定感”及“压力感”,这些都会体现在民调之中。三是日本民众由于教育、战后环境等造成对侵略历史普遍认识不足,易于受到保守势力的影响。中国批评日本历史观的错误,让一些人感到中国“太强硬”。另外,日本媒体对中国现实中负面因素的报道比较偏好,比如环保、腐败等问题。这些因素综合发酵,导致目前日本民间的对华好感度陷入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