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31B的多弹头设计似乎正在改变这种传统威慑手段。在现有技术下,东风-31的射程和载重都不可能得到极大提升。如果东风-31B能携带3个核弹头,那么每个弹头的重量都将只有200-300千克,按照别国已有的核弹头威力推算,这些弹头的威力大约相当于30-50万吨TNT当量,更接近于美俄那些用来摧毁加固发射井的核弹头。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发展东风-41洲际导弹。该弹不仅采用4级推进,其尺寸也比东风-31系列大得多。尽管由于高度保密,外界无法获知东风-41的真实体量,但普遍的观点认为作为一种重型弹道导弹,该弹可携带6-8枚甚至更多核弹头,能对全球任意地点实施核打击。东风-31B杀伤力更大
参考俄罗斯“白杨-M”弹道导弹的开发历程,不难发现中俄在新一代弹道导弹的研制上“殊途同归”:俄罗斯目前批量装备的“白杨-M”导弹使用大威力单个核弹头;其发展型“亚尔斯”可携带3-4枚核弹头攻击多个目标;同时,俄罗斯还计划研制一款新的重型战略导弹取代SS-18,该弹携带的和弹头数量更多。
中国的战略导弹有很大进步
中国早在1986年就试验并掌握了多弹头重返大气层技术,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战略导弹一直装备单个的大威力核弹头。这种设置不适合打击对手的导弹发射井等目标,是专门作为摧毁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所装备。
当中国处在保有最低数量核武库时代,这种设计最为经济,威慑效果也相对最大。现在,中国正同时研制两种多弹头洲际导弹,某种程度上,这种弹头的变化也许反映了中国核战略的变化。至于为什么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洲际导弹,这是冷战时期两大核国家的通行做法——同时装备两种甚至更多款定位类似、结构却大相径庭的弹道导弹,以防其中某型导弹因故障无法使用或泄密导致威慑力下降时整个核武库“无弹可用”。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新的导弹,更像是与东风-41互为备份的战略威慑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