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熊猫作为国礼承担着传递感情的重要作用。其实,只要追溯历史就可以发现,大熊猫作为外交礼物始于公元685年,当时唐朝女皇武则天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日本皇家年鉴也作了类似记载。大熊猫作为特殊使者,传递中国人民对友好邻邦的友好情谊,名垂青史。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亲密的往来。到唐朝时候,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昌盛的阶段。630年(唐贞观四年),日本遣唐使首次来到唐朝,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翻译人员等等,对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表达友好情谊。唐朝律令制度、学术文化、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以至某些风俗习惯,陆续传到日本。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因此垂拱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
公元685年,垂拱元年九月十八日(这一天非常巧合:1931年阳历的这一天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巳刻时分(上午九点钟),长安宫廷卫队和两个驯兽人簇拥着两只宽敞高大、披红戴花的兽笼,乘着驿传快车,从长安出发,向东疾驶。一行前往扬州,登上海船,随同日本遣唐使,漂洋过海前往日本。这次武则天赠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毛皮。“白熊”实际上就是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