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皇陵墓背后故事:光宗竟因两粒药丸丢了命(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2-15 19:41:33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式。明朝的帝陵从献陵到康陵前后六陵。宝顶封土呈自然隆起之态。昭陵则不同,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封土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人们俗称为“哑巴院”,并称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

  穆宗的两位哥哥在他之前死去,因而世宗逝世时他作为长子继位。他少年时因其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也比较节俭,倚靠几位较好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在位头一年做了一些好事,例如释放并重用海瑞,任用戚继光镇守蓟州;严惩方士,为遭到奸臣严嵩迫害的官员平反;采纳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部落议和,在边界开设马市等等。

  但一年后,他也像其父一样,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不理朝政。好在他还能采纳几位负责任的大臣的意见,因而缓解了世宗遗留的一系列政治危机。

  定陵:好书法不理政的神宗皇帝

  定陵是我们最熟悉的,因为这是十三陵中唯一打开了地宫的陵,它位于昭陵以北。埋葬着明朝在位时间最长(48年)的皇帝神宗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

  这是第三位在世时就修建陵墓的皇帝,因而其规模几乎与永陵一般大,在十三陵中构成了长陵居中、东侧永陵、西侧定陵三大陵的局面。

  其他的陵,规模均明显小于这三个陵。定陵和昭陵的命运一样,明末时地面建筑被李自成起义军一把火全部烧毁。现在看到的明楼是在清代重建的基础上修缮的。

  朱翊钧是穆宗的第三子,10岁登基,年号“万历”。初期由张居正辅政,推行“一条鞭”法,朝政在各方面都有所振兴。张居正逝世,神宗20岁起开始亲政。

  万历在中期以后,到了“不视朝,不御讲筵,不亲郊庙,不批答奏章”的程度,甚至中央和地方的缺官也不补充,国家机器几陷瘫痪状态。故《明史》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不过,作为书法家,万历皇帝还有点才气。

  现在我们看到的定陵展品,几乎都是复制品,地宫里空空如也。我有幸在1959年随父母到定陵参观过,那时仅8岁,但记忆犹新。

  地宫里的棺材有一部分是真的,旁边摆放着原来就有的几十块很大的玉石,如今的棺材完全是复制的,玉石一块也没有了。

  当时的展品全部是真的,皇冠金灿灿的,留下极深的印象。那时定陵的门票是北京最高的——三角钱(城里故宫一角钱,北海公园五分钱)。在定陵门口买了一些山里红,个很大,有点面,有的山里红一咬,里面有虫子,一角钱一斤,已经是很贵了。

  十三陵之惨

  庆陵:两粒药丸要了命的光宗皇帝

  庆陵位于献陵和裕陵之间,建于1620年,埋葬着在位29天的光宗皇帝朱常洛和他的三位皇后。他是明朝第十四个皇帝,也是朱由校和朱由检的父亲,万历皇帝的长子。

  他等到38岁才当上皇帝。他在万历后宫争斗的背景下,生病吃了两粒红药丸而致死,此事至今还是历史上的一个疑案。

  于是,继位后的熹宗皇帝朱由校要同时办理葬爷爷和葬父亲两件事。爷爷生前就修了定陵,而父亲的陵只好在先祖代宗朱祁钰原来的陵址“景泰洼”修建,规模相对小,由于地形,方城宝顶与祾恩殿之间相隔一条排水小河(上有桥)。

  现在有些书籍说光宗皇帝直接使用了代宗皇帝原来为自己建的地宫,这不是事实。代宗比光宗早近200年,英宗“夺门之变”后即毁了其弟的寿宫。庆陵只不过选择了代宗建陵的那块地方,完全是重建的。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