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这话也说得没错,但据唐伯虎自己的记载,真实的情况却是他看上了这处房子,但凑不齐购房款。
是不是这“别墅”级的房子太豪华了呢?弄不好像“汤臣没品”之类的整个十几万一平米,唐伯虎毕竟只是艺术家,又不是山西煤老板,估计底气还是不如暴发户们来的足!但据文献交代,唐伯虎看上的这处房子不过是别人废弃的别墅,长久未有人居住,也没人问津,几乎就是一块“死楼盘”,按道理应该不要多少钱。那是不是唐伯虎此前做了什么投资,像股票被套、房地产投资失策什么的,以至于现金流匮乏,不得已向某些钱庄或者银行贷点周转金呢?
我们从会计的角度看了一下唐家的进出帐记录,唐伯虎这次购房之前只有卖字画的创收记录,并无大额的出帐记录,从财物部门的角度来审计一下看,也不像是临时的资金困难。
那么这样的话,唐伯虎这位有了八个老婆还娶了华府秋香的“江南第一才子”为了购房款而发愁,就像是一件难以说得通的斯芬克斯之谜了。
是不是历史记载有讹误呢?
通过一些野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唐伯虎当时买下来的这处房产,他给它起名叫“桃花别业”,后来还花费了大量的装修款,据说内部装修唐伯虎更是亲力亲为,把这处宅子建成了苏州城有名的私家园林。以至于现在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有两条街道,名字就叫桃花坞大街、桃花坞桥弄。这说明唐伯虎曾在此地购房一事并非讹传。
而且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购买这处房产的时候,首先是向北京一位当官的朋友借了一大笔钱,而这笔钱是用自己的一部分藏书来作“抵押贷款”的,后来,他更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作画、卖画,才筹足了购房款,看来他这种行为也属于“按揭”,可算是典型的房奴表现了。
那么那个历史上有名的孤傲才子唐伯虎为什么要“贷款”买房,肯做一个“房奴”呢?
一个原因是他太喜欢那处宅院了。虽然当时没有房地产行业,也没有热炒房地产的社会环境,但唐伯虎这位艺术家还是看上了这个废弃的宅院。他把这处房产买下来之后,精心修饰,而且是亲自构思,亲自布局,尤其是大力拓展绿化面积,种了相当多的树。他自己曾经夸张地说,春天到来的时候,园子里是“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艳双舞”,可见其绿化的规模。当秋天来临的时候,唐伯虎更是在这处桃花别业里实践着自己独到的行为艺术。他把满地落红一一拾起,都放入锦囊之中,然后葬在园子里,还为此作有很多的“落花诗”。有人听了会觉得耳熟,这怎么这么像黛玉葬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