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一位勇猛的战将 揭与赵子龙擦肩而过美女樊氏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0-16 16:37:06

  谨慎严肃的赵云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为人谨小慎微,坚持原则。博望坡之战中,赵云生擒了自己的同乡好友夏侯兰,向刘备求情没有杀夏侯兰,又知道夏侯兰通晓法律,于是用为军正(军法官),但又不让夏侯兰在自己身边做事。刘备带兵入益州时,赵云担任留营司马,专门管束孙夫人带来的东吴士卒。后来,孙权派船队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想把刘备之子阿斗带回去,又是赵云与张飞率兵截住长江,夺回了阿斗。等到益州平定之后,很多人都想把成都的房屋和土地分给将士们。赵云则说,现在国贼曹操还没灭,益州人民遭到了兵火,应该把房屋田地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而不应让将士们急着享受。后来,孙权袭取荆州,关羽被害,刘备大怒,要倾国讨伐孙权。赵云又劝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只要先灭了魏国,东吴自然臣服。现在曹操虽然死了,他儿子曹丕篡夺汉室,应该趁机鼓舞军心,占领关中之地,然后顺着黄河讨伐凶逆,这样关东的义士必然纷纷响应。如果把魏国放一边,先和东吴交战,一旦打起来,不能很快解决,反而会让曹魏渔利了。”凡此种种,都是持重的言论。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铁面郎君,面对桂阳初定,降将赵范心思难测的局面,当然不会贸然地娶了樊氏,与赵范攀上亲戚。不然,万一以后出事咋办?

  真实历史上,赵云拒婚后,赵范并未如《三国演义》那样试图杀害赵云,而是在不久之后弃官叛逃。赵云因为其英明,而没在此事中受到任何干扰。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他的不讲情面促使了赵范的叛逃。总而言之,常山赵子龙依然一身清白,干干净净。

  正如他的说法:“天下好女人多的是,但愁没有名誉,哪里怕没有老婆呢?”最终他不知何时娶了夫人,生下儿子赵广、赵统,在历史上都是籍籍无名。

  但他毕竟错过了一段姻缘,所以在一篇今人写的同人里,赵云为了大局舍弃樊氏时,其实心头是颇为恋恋的。天下女子虽多,这般绝代佳人又送上门来的,可真不太多啊。

  那么,樊氏呢?这个三国时代的匆匆过客,如果不是因为曾被人介绍给赵云,根本就没机会在史册留下名字。在她心中,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段不成的姻缘?

  这就不得不提到樊氏那苛刻到极致的“改嫁三原则”。

  毫无疑问,这“改嫁三原则”,完全就是给赵云量身定做的。数遍三国,确实不大可能找出第二个符合的人。

  为什么这样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原则是赵范口中说出的,而且是在樊氏出来露了一小脸之后对赵云说的。从赵范的为人分析,这三原则很可能是他临时的杜撰,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显得赵云与樊氏的般配,从而促成这一段婚姻而已。如果来的不是赵云而是张飞,说不定第三条原则就要改成“声若洪钟,气吞千军”了。

  假设这样,那樊氏在这婚姻中完全是被动的木偶,仅仅被赵范当做政治上攀连关系的筹码。在乱世,对一个寡居的美女而言,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换种情况,假设这三原则真是樊氏出自本人意愿提出,那又意味着什么?

  按说,樊氏的丈夫死在三年前,当时,赵云尚未名震天下。要说樊氏在那个时候就提出了改嫁三原则,完全指向赵云,这只能说明一种情况,那就是樊氏与赵云早已相识,并且芳心暗许。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