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揭秘:1960年代核基地里的应届生工资能有多少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15 13:50:52

  “可以,问吧。”

  “就说这静电吧,静电的电荷一共有几种?它为什么会产生电火花?它和天空的雷电有什么关系?和我们电灯用得电又有什么区别?你想不想听我给你讲讲?”

  林反问了一句:“你是学什么的?”

  “学物理的。”

  

  “啊!那就算了吧。”

  林走了,留下我一个人面对一大盘炸药。

  我小心翼翼拿起一枚炸药棋子,用尼龙绳拴好,吊在天平上,把它浸入水中。这种测试方法,使用的是阿基米德原理,操作简单,但对我来说,却费了很大劲。

  测试完毕时,我已经汗流满面了,我承认,不是累的,而是被“炸药”这两个字吓的。

  记得我来九院时,一位姓李的同学悄悄对我说:“去吧,那儿工资待遇高啊,你得准备个装钱的盒子。”

  我是个普通本科生,进入221基地后,每月工资就有120元,当时在沿海地区,大学生的工资一般在50多元。这多出来的部分除了高原补贴(或者叫地区差),还有18元是事业费,也有人叫“保密费”,这一项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大半月的工资了,而且还有数额不等的“保健费”,这让我们感到很满足,也很激动。

  应该说,当时我们的工资之高,让很多人匪夷所思。

  有一年我回家探亲,邮递员拿着汇款单来了,汇款附言是“九月份工资”,他盯着我看了半天,充满惊讶、怀疑和困惑。他试探性的问:“你一个月工资有这么多?写错了吧?”我敷衍他:“呵呵,是错了,一个季度的。”

  他不屑地瞪了我一眼:“那还差不多。”

  母校(中学)的校长太太是有名的“包打听”,很喜欢探究别人的隐私。有一次坐在床上(她有病,常年不下床)问我:“世杰啊,听说你的工资挺高啊,有多少呢?”我说没有多少,她说有70多?我说差不多,她说80多?我又说差不多。她惊讶地叫起来:到底是多少?不会超过90吧。

  我的母校是省重点,校长是正县级,90多元,她想我一个小青年,工资再高,也绝对不可能超过她老公的。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