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秋,父亲从报上得知赛金花的消息,以其垂老之年,贫病交加,晚景堪怜,乃资助她国币一百元,由国文学校转交。大约在赛氏病故前一个多月,有两个穿中山服的人来到北京前门外天桥居仁里16号赛氏家里,送上一百元国币,说是山东韩主席送的。此事公诸报端,一时传为佳话。
【肆】黄侃说,那么多人听我讲学,只有韩复榘全懂
坊间流传父亲的笑话很多,无非是说他没文化,是个大老粗。
韩复榘与众人照
有人以为行伍出身的韩复榘只是一介武夫,略通文墨而已,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父亲出身耕读之家,我爷爷是一位秀才,以教私塾为业。他自幼随父在塾读书多年,对儒家的典籍有根基,参军后南征北战,但仍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
他主鲁期间,山东省政府咨议、著名学者沙明远经常为他讲经书、史书,如《易经》、《左传》等。父亲在我十几岁时就去世了,他究竟是怎样一个文化程度我也把握不准,我查阅了下资料,不妨去看看接触过他的文化人是怎么说的。
当代山东著名学者、教育家徐北文撰文称:“韩复榘在西北军以能诗文,擅书法发迹。他在山东主政后,把一些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并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赵太侔等新派文人。韩与张宗昌的不同,是由于文野之分。至于韩复榘在民间传说中已成为粗鲁无知的军阀典型,其实不确。笔者幼年时,曾瞻望其风采,颇有老儒风范,其诗亦合平仄,通顺可读。”
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韩复榘作战勇敢,又比较有文化,方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和信任,一步步提拔,而成为冯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