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正史轶闻>

千钧一发定乾坤:强五安全带核弹着陆绝无仅有(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6-17 18:29:51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中国第一颗实战核弹在1971年12月30日13时爆炸。11时40分,我提前到机场认真地做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两次检查了携带核弹飞机的各种仪表装置和发动机运转情况,科技人员多次检查了飞机腹部事先挂好的核弹。

  我以迅速敏捷的动作跨进机舱,等待着起飞命令。总指挥杨焕民、国家科委副主任朱光亚等几位领导到机场亲切地一一和我握手并祝贺:“杨团长,祝你成功!”

  12时20分,机场指挥员宋占元师长根据核试验指挥部的命令下令:“2178,起飞!”机场塔台升起两颗绿色信号弹。我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聚精会神地驾驶着携带核弹的超音速强五强击机滑出跑道,加大油门,把两台喷气发动机加到最大功率,以闪电般的速度隆隆地呼啸着向罗布泊核试验场冲去。

  12时45分,飞机已临近靶标中心,我又详细检查了各种仪表,当飞机到靶标中心9公里时,核试验指挥部发出了投掷核弹的命令。我以激动的心情一拉驾驶杆,机头慢慢仰起来,飞机仰到45度时,我用力按了投弹电钮,并迅速掉转机头往回飞,但出乎意料,投掷装置没有动静,万里长空寂静无声。

  怎么回事?我愣了片刻又立即详细检查了所有电路开关,证明操作无误,于是我急忙向指挥部报告请求应急投掷。我驾驶着飞机重新校正了航线,采取应急办法,再次进入了投掷圈,按下应急开关,然而核弹仍躺在弹舱里。我又用超应急方法第三次投,还是没有成功。

 

国产强五攻击机

  飞机上的油料只能飞30分钟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额头冒出了冷汗,怎么办?我急了,地面上所有领导和同志们都急了。我在空中一面盘旋,一面反复想:机上运载着一颗威力具有数万吨TNT的实战核弹,跳伞,虽然个人最安全,但无人驾驶的飞机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方,如果落到核试验基地,那里就成一片火海,一片废墟,无数科学家、科技人员多年的心血将毁于一旦。

  落到居民区,上百万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国家财产也将受到巨大损失。于是我果断决定,请求指挥部“带弹着陆!”这样做虽然危险,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了也是值得的。

  总指挥杨焕民紧急请示北京指挥部坐镇指挥的周总理,周总理指示:“我们应该相信飞行员的处置能力。为了预防万一,除留下塔台指挥外,所有人员一律撤进地道,你杨焕民也要带头钻进地道。”周总理的命令传到我耳中,我很激动,周总理那样关心和理解一个飞行员的心,处理问题又是那样周密细致。

  我按照周总理的命令,沉着冷静地关掉不必要的电门开关,凭着几十年的飞行经验,准确地操作着每一个着陆动作,终于安全地将飞机降落在跑道上。

  带弹着陆成功的消息报告给周总理,总理高兴地说:“带弹着陆成功,这是我国科学史上一个奇迹,要认真总结经验。”

  事故发生原因很快查清了,是因为核弹推送装置变形而造成的故障。

 

国产强五攻击机

  1972年1月3日,指挥部召开会议。总指挥杨焕民问我:“老杨,你是投掷核弹的主飞行员,周总理指示,要我听听你的意见。”我沉思片刻后说:“科学试验总是有成功、失败的时候,现在投掷核弹系统已进一步作了改进,我认为完全可以再次进行核弹试验,我已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的命令了。”

  1972年1月7日,西北核试验基地再次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这天中午,气候骤变,雪花飞扬,厚厚的云层覆盖着机场,戈壁风沙从西袭来,风大,能见度差,给空中飞行造成极大的困难。

  在我跨进机舱前,杨总指挥再三嘱咐我说:“今天气候复杂,一定要谨慎,实在不行就不要勉强。”我说:“请首长放心,我心中有数,这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一定按计划完成任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12时20分,我奉塔台指挥员宋占元的起飞命令,驾驶着携带核弹的飞机滑出跑道腾空而起,穿过团团白云,直冲罗布泊核试验场。距离靶中心9公里时,我迅速完成一系列投掷前的准备动作,果断地按下电钮,顿时,飞机剧烈振动,我意识到:核弹已投下了!

  我急忙戴好防毒面罩,关闭座舱防护罩,加大速度向安全区飞去。突然,一道闪光,一声巨响,一朵很大的蘑菇云冉冉升向空中,我无比兴奋,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实战用核弹试验成功了!

  胜利返回机场时,人们蜂拥而至,我打开座舱,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这时,整个核试验基地、机场人山人海一片欢腾,人们沉浸在自豪与欢乐的气氛之中。

  最近看了中央台放映的电视剧《国家命运》,周总理说:实验原子弹如果失败,就像自己给自己打了一个原子弹,这是多大的灾难!谁能担负得了这么大的政治责任,这是我一生中所经历的最担心的事。看了这部电视剧我感慨颇多,时隔40年了!回忆当年我驾机带弹安全着陆,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